基于胆汁酸代谢的菊三七肝毒性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y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三七Gynura japonica(Thunb.)Juel.是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又名土三七,具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又因其根茎与五加科三七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极为相似,因此常被误服或误用。特别是近年来,因误服菊三七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的事件频发,引起了国际对中药安全性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dine alkaloids,PAs),如千里光碱(senecionine),是菊三七导致HSOS的主要毒性成分。PAs在肝脏中代谢活化后,发生一系列的生物转化,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伤。而PAs分布广泛,存在于世界上6000多种植物中,国外也有大量因PAs暴露导致严重肝损伤的报道。弄清楚PAs的肝毒性和其致毒机制的研究不仅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由于PAs引起的肝毒性机制复杂,症状繁多,近几十年的研究也未能找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今已经发现PAs引起HSOS与线粒体的凋亡、细胞凋亡、NO耗竭、氧化应激、血液系统的凝血通路等相关。有研究从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方面发现了PAs与胆汁酸的代谢相关[1],且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发现PAs引起的HSOS伴有胆汁淤积症状,但是尚无对其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综合运用分析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从体内外多层面研究菊三七肝毒性与胆汁酸代谢的关联,阐明菊三七的肝毒性机制,以期为临床HSOS的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菊三七总生物碱的量-毒关系研究雄性小鼠单次灌胃不同剂量的菊三七总生物碱(TA,30 mg/kg、60 mg/kg、120mg/kg),,分析其量-毒关系。结果表明,低剂量TA(30 mg/kg)即可引起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A的升高及肝脏病理切片的改变。中剂量(60 mg/kg)和高剂量(120 mg/kg)TA可造成小鼠饮食、活动减少,从行为外观已发现异常;肝细胞坏死,肝脏出现大面积淤血。给予TA 120 mg/kg剂量,小鼠在24 h后已开始出现死亡,48 h后存活率为零。采用了HPLC/MS检测了肝脏中胆汁酸,发现给药组肝脏胆汁酸谱发生显著变化,胆汁酸含量随剂量显著升高,因此,菊三七中PAs可造成严重的肝损伤,且具有剂量依赖性。2.千里光碱的时-毒关系研究雄性小鼠单次灌胃50 mg/kg千里光碱,于给药后10 min-72 h内不同时间收集样本,研究千里光碱肝毒性的时-毒关系。结果表明,血清中ALT、AST在24 h时达到峰值,其后逐渐下降;HE染色肝窦淤血、坏死等症状也在24 h最为明显,提示可能存在着自身恢复机制。但血清TBA在24 h-72 h内持续升高,提示胆汁酸代谢紊乱对于千里光肝毒性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利用HPLC/MS技术检测了小鼠肝脏、血清、胆汁、回肠中胆汁酸的含量,探究给予千里光碱后在不同时间内小鼠胆汁酸池的变化。在肝脏中,小鼠总游离型胆汁酸含量在给予千里光碱10 min时即显著增高(尤其是初级胆汁酸CDCA、αMCA、βMCA),而总结合型胆汁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且此时胆汁中游离型胆汁酸、结合型胆汁酸均呈下降趋势。表明肝脏中胆汁酸和合成增加,而胆汁酸生物转化途径却在减少,胆汁酸毒害性增大。此时回肠中胆汁酸也略微增加。而在给予千里光碱的10min后,一直到2h时,肝脏中游离胆汁酸逐渐下降,血清、回肠中胆汁酸含量大体随着肝脏的变化而变化。可能是胆汁酸升高后,机体的代偿性保护机制调节胆汁酸合成减少。而在12h后,肝脏、血清中胆汁酸胆汁酸游离胆汁酸、结合型胆汁酸均显著性增加,回肠中仅游离型胆汁酸增高。这些结果表明千里光碱在10min时刺激了胆汁酸的合成,此时肝脏中生物转化不足以解决游离型胆汁酸的增多,游离型胆汁酸排入血清,肝脏中对回肠的游离型胆汁酸的吸收减弱。由于胆汁酸含量增多触发机体代偿性保护机制,胆汁酸的合成又逐渐减少,胆汁酸含量逐渐回落。然而由于长时间千里光碱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窦内皮损伤脱落、肝窦内管腔堵塞、胆汁酸长时间的淤积毒害,导致肝脏胆汁酸代谢功能严重的损害,肝肠循环失衡,在24h后胆汁酸游离型胆汁酸增多,外排减少,造成胆汁酸严重的淤积,给肝脏更重的打击。为了探究引起胆汁酸肝肠循环变化的机制,我们检测了肝脏中胆汁酸合成、转运、排泄相关的酶和转运体。结果显示,给予千里光碱后,胆汁酸的核受体Fxr一直处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给予千里光碱后10min时,胆汁酸合成酶Cyp7a1、Cyp8b1、Cyp27a1上调,胆汁酸相关转运体Mdr2、Bsep、Mrp2表达也随着上升,此时胆汁酸含量增多,胆汁酸作为重要信号分子激活Fxr介导的负反馈调节机制,造成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Cyp7a1在20min-2h之间逐渐减弱,转运体Bsep、Mrp2基因的转录上调,引起了胆汁酸含量回落。之后Cyp7a1的m RNA的表达在6h-12h又显著上升,此时胆汁酸合成又增多。而在24h后,由于肝脏大面积损坏,肝脏代谢功能大部分丧失,胆汁酸合成酶Cyp7a1、Cyp8b1、Cyp27a1和转运体基因Mdr2、Bsep、Mrp2的表达一直处于低水平,没有明显变化。此时造成了大量胆汁酸在肝脏中淤积。3.千里光碱抑制核受体FXR活性及对原代肝细胞的影响利用293T细胞为工具,使用双酶素荧光报告基因系统检测了千里光碱对胆汁酸受体Fxr的作用,结果表明千里光碱能直接抑制Fxr的转录活性。此外,采用小鼠原代肝细胞分析千里光碱对细胞的毒性和其对相关胆汁酸合成酶和转运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千里光碱可直接降低原代肝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IC50=5.72?M;且千里光碱诱导了原代肝细胞中胆汁酸合成酶Cyp7a1、Cyp8b1、Cyp27a1的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其他文献
面板数据是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综合起来的一种数据类型,具有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我们可以综合利用样本信息,既能分析个体之间的差异情况,又能描述个体的动态变化,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协变量局部平稳情形下固定效应部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的统计推断,允许个体在时间上是局部平稳的.首先用差分剖面似然方法得到模型未知参数的估计,证明了估计量的相合性.然后运用不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升级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得以快速发展。现阶段由于我国缺乏“大而强”的总承包企业,因此需要通过分包策略与分包商进行合作共同
深松和秸秆还田作为农田管理过程中两项主要技术措施,是增加土壤耕层厚度、提高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深松与秸秆还田结合后如何发挥其优势以及破解单一耕作方式对土壤碳循环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局限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主岭长期定位试验站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原位培养方法,分析深松和秸秆深还后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35 cm)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组分(
锌电极具有成本低,来源广,无环境污染,平衡电位低,比能量高等优点,在碱性电池中被广泛应用。但锌基二次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容易出现锌枝晶成长,锌钝化和自放电严重等问题,会严重影响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目前一般通过改变负极基材和使用电解液添加剂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方法主要以实验为主,但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技术、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也无法从微观角度解释负极基材材料的差异性。本课题采用第一性原理
乡村旅游是以开发和利用各类特色化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根本目的的一类文化活动。现阶段,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崛起,农村经济又重新迸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还进一步的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为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注入了更多的动力。针对国内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意见和想法,主要目前,关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学术界多是概述一些先行示范区的实践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果,而很少有学者选择将乡村旅
他克莫司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免疫抑制剂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改造重要初级与次级代谢途径靶基因与添加外源物质提高他克莫司产量。基于实验室先前的代谢组学分析可知,莽草酸途径是生产他克莫司的一个重要初级代谢途径,组合过表达莽草酸激酶与脱氢奎宁酸合成酶基因使他克莫司产量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33.1%。为了进一步探索次级代谢途径中能够有效提高他克莫司产量的靶基因,通过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分析是一种有
论文对高科技电子消费品感性工程(Kansei Engineering)中的关键感性意象词汇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通过高科技产品造型形象的感性意象分析与测定设计调查、语意量表法以及数
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股市形势也变得更加复杂,以往传统的投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投资需求。量化投资是近年来股票投资研究的流行趋势之一,即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一种可以获取稳定超额收益的投资策略。本文以股票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量化投资策略。首先,为了研究股票技术指标间的关联度,将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融入到传统的灰色
1978年,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到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发展到第四十个年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伴随中国经济的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