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k的快速发展,化石燃料的使用大量增加,这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和丰富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了全球范围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体现在很多方面,最明显的便是影响了全球气候,使全球气温上二升并且降水改变。气温与降水是影响植物生长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全球气候变化也必将带来植被分布的变化。就目前而言,有关植被的分布研究主要着眼于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和高海拔山脉的垂直分布,针对中纬度中低山脉垂直方向上植被分布的研究较少,而将研究目标放在植被垂直分布对时间变化的响应的研究就更少之又少。这不仅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白,也不利于对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升发。泰山作为中国名山,位列五岳之首。泰山的高度不仅成就了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气势,也成为了研究中纬度区域植被垂直分布的天然模版。利用RS工具ERDAS和GIS工具ArcGIS对泰山地区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和1O年代的卫星图像(TM图像、ETM图像)进行处理,将泰山植被分为侧柏林、刺槐林、松林和栎树林几种类型,再通过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对ERDAS和ArcGIS处理过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出景观格局指数。斑块水平上的景观指数主要采用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PLAND和景观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LPI,景观水平上景观指数采用蔓延度指数CONTAG和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通过分析得到,泰山几种主要景观类型在不同海拔上的景观格局有明显不同。其中侧柏林的PLAND值和LPI值都是随着海拔上升而急剧明显下降;松林的PLAND值和LPI值则随着海拔上升显著增大;刺槐林和栎树林的PLAND值和LPI值则是随海拔的上升呈现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在景观水平上,蔓延度指数CONRAG在低海拔处较大,在中海拔地区降到最低,在高海拔地区又有了一定的回升。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整体趋势,最大值出现在720m到990m处。通过对比泰山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的相关卫星影像数据,探讨泰山景观与与主要乔木分布对时间的响应。从得出的结果来看,侧柏林、刺槐林、松林、栎树林的数量和分布格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侧柏林的数目在各个海拔区域都有所增加,而且在较高海拔处增长更为明显;刺槐林在高海拔地区的变化并不明显,但是在中低海拔地带却有明显的增多,这一现象在海拔450m到720m的地方最为明显;松林的变化最不明显,不管是整体趋势上还是各个海拔区域的纵向比较都难以看出显著区别;栎树林在低海拔地区分布有所减少,但在中高海拔处的分布增加,整体的分布重心有所上移。气温和降水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从获得数据看,泰山地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而年平均降水则呈现减少趋势。气温的上升有利于阔叶林生长而不利于针叶林生长,结果是泰山各种乔木的分布都会上移,而降水减少的结果则相反。两种趋势作用于泰山所得到的综合结果是泰山乔木不管是针叶林还是阔叶林的分布重心都有所上移,证明在泰山地区气温上升比降水减少对植被分布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