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水江流域是我国南方的重要林区,加池寨是其沿岸木材经营的一个缩影。加池寨在长达的7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生计方式的选择,树种的置换,寨址的搬迁,最后定型为以林业经营为主的村寨。加池寨的林营定型过程中,树种改变、运输通道开辟和村寨搬迁都是缺一不可的重要环节。由田野调查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得知,加池寨的林业生计并非最初的选择,加池寨祖先最初定居在山脚边,从事扎排放运,后来才慢慢改为经营林业。现今普遍种植的杉树也不是原生树种,而是村民们根据实际需要,在村寨中培育出来的人工经济用材林,成功地置换了原生树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了最大程度的扩大林业经营范围,村寨中又开辟出木材运输的专用通道;为了监控林区和木材运输情况,村寨从山脚搬迁到山腰。在这一过程中,村寨逐渐定型,并获得繁荣昌盛。本文通过解读村寨的定型过程,说明村寨在对自然和社会因素的不断适应过程中,民族文化与生境达到了最佳的耦合状态。 本文以加池寨最终定型即经营林业为背景,截取加池寨定型过程中三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入手,包括改变树种,开辟运输通道以及进行村寨搬迁,以文化适应理论为根本的立足点,阐述文化适应理论对加池寨定型过程中的改造和影响。因此,本论文将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第一,解读加池寨人工营林树种的变化,进而探讨树种结构发生变化的文化动因;第二,通过对《清水江文书》等史书内容的梳理,从木材运输通道出发,梳理村寨的定型动力,洪道的出现是为了木材经营的需要,修筑的过程更为村寨的发展提供内在源动力;第三,从加池寨村落的变迁来解读村落的定型过程,说明村寨的布局与人工林的发展紧密相关。最终证明加池寨的定型过程与林业经营的发展是相互推进的。通过以上探讨,试图将与林营村寨定型的相关活动串联成线,从而勾画出村寨定型的清晰轮廓。 本文以文化适应作为理论立足点,通过对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共时态资料以及与相关历时性资料相比较,在加池寨这个具体的时空场域中,以村寨的定型过程为行文脉络,利用文化适应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该地的林业生态与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文化生态这一理论架构中,文化不仅要适应于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还需要适应于相应的社会特点,两种适应必然会同时并存,因而要认识一个民族的生态行为及其后果,必须两个方面的适应同时关注。文化适应中需要调适的对象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范畴,加池寨的定型同样受到这两大因素的推动。迎合市场所需,从事林业生产,是适应于社会环境的表征;开辟木材运输通道,完善造林技术,继而搬迁建寨,是规避不利的自然因素,适应于自然环境的表征。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适应,加池寨规避了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人工造林技术日渐成熟;弥补了资源结构缺环,规避了自然风险,使村寨成为林业经营中的成功个例。 以加池苗族作为个案,其具体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该个案解释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加深对文化生态的理解,进而丰富和拓展生态人类学的基础理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证实该地的生态系统是文化生态,可以为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有益思考。既然该地的生态系统非自然生态,而是人为建构的文化生态,如若把人工林当作自然林进行维护,即使投资再多,必定收效甚微。此外,本论文还意在驳斥“进行生态维护必须把人赶走”的片面想法,证明人工林的维护不能将人排除在外,失去了人的保护,人工林就失去了存在的先天条件。因此,在生态恢复的大背景下,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依赖人的智慧,才能在使用中达到维护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