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渣因其含水量高,不易贮存,至今未得到合理利用。将马铃薯渣和秸秆混贮是实现薯渣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其发酵品质,本试验选取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4种不同微生物发酵剂,研究不同微生物发酵剂对薯渣与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混贮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贮藏方案。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使混合后的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设置对照组(CK)、处理组、处理2组、处理3组及处理4组,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贮存期60d。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法及半体内试验测定第60d发酵品质、营养品质、瘤胃降解率等,同时进行有氧稳定性测定。共开展了两个试验。试验一:研究不同微生物发酵剂对薯渣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和CK组的感官评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经过发酵品质分析测定,4种微生物发酵剂处理均改善了薯渣饲料的发酵品质,其中处理4组的乳酸含量最高(P<0.01),PH和氨态氮含量最低(P<0.05);各微生物发酵剂处理均提高了薯渣混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其中以处理4组效果最佳(P<0.01),有氧稳定时间为162h,比CK组延长50h,其次是处理2组(P<0.01)、处理3组(P<0.01),处理1组改善效果不明显;在阉牛瘤胃中培养48h后,各处理组的干物质(DM)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CK组(P<0.05),粗蛋白质(CP)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高于CK组(P<0.01);处理4组的NDF瘤胃降解率最高,显著高于处理3(P<0.05),但与其它处理组的NDF瘤胃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4组的ADF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处理3组和CK组(P<0.05),与处理1组和处理2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1组的淀粉瘤胃降解率比CK提高2.83%(P<0.01),其他各处理组间淀粉的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微生物发酵剂处理对薯渣与玉米秸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瘤胃降解率等均有改善作用,其中以处理4处理效果最好。试验二:研究不同微生物发酵剂对薯渣与大豆秸秆混贮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感官评定结果均为一级优良;经发酵品质分析测定,4种微生物发酵剂处理均改善了薯渣饲料的发酵品质,以处理2组的PH最低(P<0.01),乳酸含量最高(P<0.01),氨态氮含量最低(P>0.05);各微生物发酵剂处理较对照减少了混贮过程中干物质(DM)损失,并且提高了粗蛋白质(CP)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降低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P>0.05);各处理组均提高了薯渣混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其中以处理2组效果最佳(P<0.01),有氧稳定时间为144 h,比CK组延长46 h,其次是处理1组、3组(P<0.01),处理4组改善效果不明显;在阉牛瘤胃中培养48h后,各处理组的DM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高于CK组(P<0.01),CP瘤胃降解率(P<0.05)、NDF瘤胃降解率(P<0.01)与CK组相比均以处理2组最高,且处理2组的ADF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CK组(P<0.05),但与其它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较CK相比淀粉瘤胃降解率均得到提高,其中处理2组的淀粉瘤胃降解率比CK提高3.34%(P<0.01)。综上,本试验条件下,微生物发酵剂处理薯渣与大豆秸秆均提高了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瘤胃降解率,以处理2的混贮效果最优。综上,添加微生物发酵剂,在薯渣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中以处理4组混贮效果最好;在薯渣与大豆秸秆混贮饲料中以处理2组混贮效果最好,均表现出最佳的发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