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新的社会历史环境,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和谐的因素已在影响甚至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需要新的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伴随着时代的呼声应运而生。但是二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帮助,这正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要建立的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而要全面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理论纲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目前就这两种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获得了大量科学成果,但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化。就两者的关系而言,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和谐社会理论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总之,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的实践观,就是引导人们按照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去从事实践,去争取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理解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性前提。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也表明社会主义本身并不等于就是一个天然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并且日益深入人心,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理性的前提和科学的指南。本课题将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这两种理论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同时着重对这两种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展开深入研究,以求对这两种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指导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更加良性循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