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剂量递增获得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最大耐受剂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84例I-III期NSCLC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不进行区域淋巴结预防性照射。在CTV照射60Gy(2Gy/次,1次/天,5天/周)后,开始对GTV进行剂量递增。2~4Gy/次,递增次数为3~11次。根据肺V20将患者分为V20<25%组和V20 25%~36%组,两组患者再根据总剂量分剂量亚组。分析正常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和评估疗效。以≥15%的患者出现≥3级RTOG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为限制剂量递增标准。结果:全组84例。V20<25%组45例,剂量亚组分别为70Gy、74Gy、78Gy、82Gy。总的3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4%(2/45)。2例均发生在82Gy亚组,其3级放射性肺炎为13%(2/15)。V20 25%~36%组39例,剂量亚组分别为66Gy、70Gy、74Gy、78Gy。3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为5%(2/39)。2例(V20分别为32%和36%)均发生在78Gy亚组,其3级放射性肺炎为22.2%(2/9)。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5%、52.8%,1、2年局控率分别为79.7%、53.6%。随着剂量增加,1、2年生存率和局控率有所增加,但统计学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3DCRT治疗NSCLC时,提高肿瘤局部放射剂量应考虑正常肺组织所受照射的剂量和体积。当肺V20<25%时,可以安全地递增到82Gy,其放射性损伤可以接受;当肺V20为25%~36%时,可以递增到76Gy。但当V20>30%时,增加到更高的放射剂量应谨慎。而提高局部剂量对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的意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