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是感染及许多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过程。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甾体抗炎药,其临床疗效显著,但副作用频见报道。因此,寻找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炎药一直是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杨梅为杨梅科、杨梅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的亚热带。杨梅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在民间常用做收敛剂、解毒剂和止泻剂。本文以从杨梅叶中分离、提纯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杨梅素(Myricetin,MYR)为研究对象,对其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开发MYR成为抗炎新药提供实验依据。首先,本课题组采用了几种非特异性炎症模型对MYR的抗炎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YR在50-200mg/kg范围内对炎症早期的渗出和水肿、中期的白细胞趋化游走及晚期的纤维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即对急性、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YR的抗炎机理研究表明,MYR能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去肾上腺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足肿胀,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肾上腺重量和肾上腺VC含量无显著影响,说明MYR的抗炎作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无关。MYR显著降低大鼠足爪局部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增加角叉菜胶和蛋清致炎大鼠血清中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对NO含量无显著影响;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和H2O2诱导的绵羊红细胞溶血,抑制红细胞膜氧化损伤,表明MYR是通过改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紊乱状态来发挥抗炎作用的。其次,本课题组采用了与人类类风湿关节炎(Rheummoid Arthritis,RA)病理学和血清变化相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iuvant Arthritis,AA)模型考察了MYR对免疫性炎症的影响。结果表明:MYR能减轻AA大鼠的原发性和继发性佐剂性关节炎症状,改善AA大鼠的关节损伤病理形态,降低AA大鼠血清中MDA水平,增强SOD活性,提示MYR对AA的防治作用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和恢复抗氧化酶活性有关,为MYR治疗RA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形态学资料。再次,本课题组又采用化学刺激和热刺激等多种经典的致痛模型研究了MYR的镇痛作用。MYR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并能减少腹腔液中PGE2的含量,表明MYR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降低PGE2含量有关。MYR能抑制甲醛致痛小鼠Ⅱ相疼痛反应,而对Ⅰ相疼痛无显著影响;MYR对热板和温浴甩尾实验中动物的痛阈值未发现显著影响,这三个实验均表明MYR是通过外周而不是通过中枢发挥镇痛作用的。MYR的镇痛机制研究表明:MYR可能是具有抗血小板活性的COX-1抑制剂样物质,镇痛作用与单胺类递质、α、β受体无关。炎症与免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全面考察一个药物的抗炎作用不能忽略其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因此,我们对MYR特异性免疫功能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MYR对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瘙痒反应、DNCB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MYR有抑制Ⅰ、Ⅳ型变态反应作用。MYR能抑制SRBC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ConA刺激的大鼠脾细胞IL-2的分泌,上述实验结果提示MYR具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抑制作用,为MYR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综上所述,MYR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提示MYR可能是杨梅叶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