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六,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并渐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及健康。目前,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困惑来自于术前无法确定宫颈间质是否受累,其确诊依赖于全面分期手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对于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切除范围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在目前国际公认的指南和共识中,针对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切除范围的意见也各不相同。截至目前为止,尚无前瞻性研究比较子宫切除范围对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诊治的原发性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分析方法,比较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不同范围子宫切除术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生存结局的差异和围术期手术相关情况,期待为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切除范围的选择提供证据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因子宫内膜癌接受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FIGO Ⅱ期(2009年)的患者病历档案。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20-80岁,(2)术前、术中无子宫外扩散证据,(3)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宫颈间质受累,(4)手术范围至少为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5)术后病理证实包括所有组织学类型的内膜癌。患者排除标准:(1)FIGO Ⅱ期以外患者,(2)术前行其他治疗(如内分泌治疗、新辅助化疗、放疗等),(3)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甲状腺癌等),(4)随访信息不完整者。根据子宫切除范围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对两组的临床和病理学基线资料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并根据各变量特点通过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别对匹配前、匹配后两组间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p<0.05被定义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评估匹配前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相关情况差异。对匹配前、匹配后的数据分别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差异比较,分别计算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PFS)。研究结果:共纳入89例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4.28±10.5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64(1-166)个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者共计35例(39.3%),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者54例(60.7%)。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相比,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具有更长的手术时间(167.26±37.17 分钟 vs 128.41 ±42.79 分钟,P=0.119)、更多的失血量(438.71±368.72 mL vs 209.57±124.13 mL,P<0.001),更高的围术期输血率(41.9%vs 2.2%,P<0.001),此外住院时间也长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13.16±4.80 天 vs 10.65±3.67 天,P=0.388)。倾向性评分匹配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情况、合并高血压、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入路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通过PSM将两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共计56例匹配成功(匹配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者21例,根治性子宫切除者共计35例),经匹配后两组临床病理学资料均达到平衡,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分别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进行Kaplan-Meier分析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匹配前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3年OS分别为:92.6%、97.1%,5年OS分别为84.1%、93.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卡方值:2.797,P=0.094);3 年 DFS 分别为:92.6%、DFS 94.3%,5年DFS分别为:84.1%、91.4%,该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卡方值:1.747,P=0.186)。经PSM匹配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组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组3年OS分别为:95.2%、97.1%,5年OS分别为:74%、93.5%,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卡方值:9.582,P=0.002);3 年 DFS 分别为:95.2%、94.3%,5 年 DFS分别为:74%、91.4%,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卡方值:6.821,P=0.009)。结论:1.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失血量更多、围术期输血率更高。2.对于行手术病理分期的FIGO 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生存预后优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者,印证了 NCCN指南提出行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意见,推荐术前可疑宫颈受累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