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救助不断发展并构成体系,为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医疗、教育等多层面提供了支持与帮助。本文以贫困群体及其社会救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浦口区低保对象及其社会救助的调查与分析,探究浦口区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是如何演进的?浦口区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安排是怎样的?社会救助在作用过程中取得怎样的成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完善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本文的研究框架是在制度主义的视角下,在国家、社会及贫困群体的互动网络内,对社会救助的理念价值、政策内容结构及实施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社会救助的实证分析,总结社会救助的成效与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具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服务意义。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及非参与观察相结合的资料收集方式。通过研究发现,浦口区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经历了从救急向救穷,从道义向制度的转变。当前的社会救助制度安排,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社会救助理念得到深化,公民的救助权利意识提升,参与意识增强,公平公正理念得到认识;社会救助的政策内容结构逐渐丰富,形成了多级救助体系,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救助标准趋向统一,救助政策细节逐步改进;社会救助的实施体系不断完善,政府调整了救助受理单位,构建了“一门受理”的服务模式,提高了专项救助效率,积极实施了动态管理,救助主体出现多元化萌芽。社会救助制度取得成效,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价值伦理方面,社会救助缺乏公平,救助工作存在伦理困境和诚信缺失现象;政策内容方面,老龄化对基本救助产生冲击,因病致贫对医疗救助产生冲击,临时救助缺乏及时性,救助方式较为局限,此外救助政策衔接存在困境,政策内容与实施存在冲突;实施体系方面,存在财政支出压力,人员配置缺乏,工作主体冲突,新标签现象等困境。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浦口区社会救助需进一步完善。而理念价值的指导、解决问题的要求,国际反贫困经验的趋势,为社会救助完善提供了初步方向。从制度主义的视角,作者提出了加强社会救助理念宣传、完善社会救助政策内容构建、合理配置社会救助资源、完善社会保险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的改革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采用制度主义分析视角,从制度理念、制度内容结构以及制度实施体系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二是选择以低保对象为切入点对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