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手段和社交环境,随着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人际传播已经步入了新媒体传播时代。后现代主义为新媒体时代网络人际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的同时也使其打上了后现代化的印迹,使其具有传播手段“丰裕”化、传播形式“读图化”、主体“手机人”、移动社交主流化的特点。1971年世界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开启了网络社交的先河,社交软件及表情发送功能的更新和网络技术革新推动了表情包及大量个性化UGC表情图的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种被网民称为“斗图”的现象出现。追溯斗图的起源,QQ中自定义表情功能开启网民最初的斗图行为。除聊天平台中斗图外,论坛、微博等网络社区也是斗图繁荣生长的沃土。斗图的流行伴随着三大表情包巨头在论坛铺天盖地式的传播。同时,拥有上亿用户的自媒体平台微博也成为表情包传播和斗图的重要区域。在斗图的发展中,一个代表“斗”图成为当前社会表征的重要事件出现即2016年“帝吧出征”,它作为一个新闻事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标志着斗图从小众面向大众,受到普遍认知。斗图的流行也得益于互联网传播中对受众可视化习惯的培养。在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中,交流对象的表情、体态、手势等协助信息传播的符号难以被彼此获得,容易造成误读。表情图是这些符号得以可视化的“肉身”。微信以92.60%的社交应用用户占比,已经成为国内用户最多、最常使用的社交软件。微信表情功能的不断升级和表情包的充裕推动斗图成为微信聊天中日常的交流行为。人们出于关系交往、社交礼仪、情感表达等需要而进行斗图,此外也有许多人是出于追逐表情包文化的原因。斗图是什么?为什么斗图?人们斗图的意义何在?这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目前社会对斗图没有明确的定义,从“斗图”二字来看,“斗”是“战斗”的意思,具有竞争的意味,“图”即“图片、图画”,顾名思义,也就是说以图为竞争对象的竞争或者战斗。斗图中存在权力争夺关系,“斗”的是话语权的优胜,“斗”的是一种权利的平等。斗图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抵抗,是后现代差异化、个性化的一种体现。网友通过自制幽默、夸张、粗线条的表情包生产属于自己的“文化快感”,“斗”实现其所制造的快感意义的流通和传递。只有在“斗”中,意义才能够进行接续和贯通,快感才得以传递,才能从漂散的符号落地到传播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