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中油田位于海拉尔盆地贝中凹陷南部,为复杂断块油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低产井有随开发时间延长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本区增储上产、高效合理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这些低产井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相应低产井治理方法,为今后油田开发减少低产井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利用生产动态、录井、测井曲线响应等资料,运用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建立了油水层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区块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剖清油气富集规律、成藏主控因素,从静态、动态角度开展贝中油田潜力分析;着重对99口低产井逐井排查,分析低产井成因,按成因可分为“五种类型”—油层不发育型、油层发育差型、弹性开采型、注水受效高含水型和地层水推(锥)进型;从低产井自身产液特点出发,落实到单井、单层,开展细致、扎实的单井分析、评价和单井所处区块的油藏地质综合分析,从本质上剖清每口井低产的主控因素,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低产井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贝中油田低产井治理方法与技术,对今后油田低产井的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