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英语运动事件方式表达习得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6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事件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事件之一,现已逐步成为国内外二语习得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集中探讨语言类型效应对思维的影响,英汉运动事件翻译对比,词汇化模式的异同,以及运动事件的习得情况,较少有研究探讨中国大学生对英语运动事件中方式表达的习得情况。英汉中虽皆有大量的方式表达,但各有特色。中国学生方式表达使用不当现象较为普遍,即便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也比较难以完全掌握方式表达。本研究基于Talmy的运动事件类型框架理论及Slobin的在线思维假说,探讨中国大学生习得英语运动事件方式表达的特征以及英语语言水平对英语运动事件方式表达习得的影响。主要研究问题如下:1.中国大学生英语运动事件方式表达习得的现状如何?2.英语语言水平对英语运动事件方式表达习得有何影响?本研究采用翻译和在线加工任务方式收集语料。两组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参与本实验。所有语料经过编码、分类,分析处理为可供分析的数据。研究发现,在方式动词的表达上,中国大学生使用的方式动词数量有限,且多为表基本层级范畴的动词;就所产出的方式动词的形符与类符而言,较高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优于较低水平的中国大学生;在方式附加表达上,方式动词和方式附加表达法中的表述语的习得差异显著,但方式副词类表达法习得差异不显著。中国大学生运动事件方式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语语言水平的影响,较低英语语言水平的中国大学生方式副词表达较为丰富,同时倾向于使用方式附加表达法修饰方式动词或运动动词。上述发现表明,中国大学生已初步习得英语运动事件方式表达的基本特征,但母语思维仍然影响英语的方式表达。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运动事件习得研究,具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日益增多。作为研究生培养与管理重要环节的研究生管理条例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然而,中国
科普作品属于科技文体的一类,是文学和科学结合的产物,用生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大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随着科普翻译的迅猛发展,学者发现误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