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在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内隐”和“显性”等不同的途径或模式。研究表明,基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显性—反思”途径,对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效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是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程的延续和拓展,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在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内隐”和“显性”等不同的途径或模式。研究表明,基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显性—反思”途径,对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效果优于“内隐”途径。基于此,笔者在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科学史、探究性活动和社会性科学议题等不同教学情境,设计了凸显“显性—反思”模式的教学案例,并进行了应用。在教育实验研究中,以高二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显性—反思”的科学本质教学,对照班进行常规教学,通过科学本质调查问卷评价了学生在科学本质的七个维度上的理解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科学知识具有主观性;科学知识蕴含着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学知识受到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观察与推论的区别;科学理论和科学定律的区别等五个维度上,实验班学生的前后测差异性显著优于对照班,而两班级在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和科学知识的经验性两个维度上没有差异。结果表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显性—反思”模式的科学本质教学对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是针对高中生物学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的基于“显性—反思”科学本质教学的实践探索。可为旨在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2020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开设健康教育主题的校本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仅能满足“双减”政策下对于素质拓展课程的需要,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落实。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对在济南市
稳就业位居“六稳”和“六保”之首,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企业作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市场经济体,对于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键影响。当前,全球不稳定因素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出于对企业和市场未来的担忧,面对市场环境恶化,倾向于严格信贷审批流程,甚至收紧信贷,加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必然影响企业就业。而政府补贴作为一种“隐性担保”,客观上缓解了企
由于传统的电子信号调制识别系统及时性和准确率不是很高,并且过分地依赖人工来提取特征,因此需要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子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系统。在系统的硬件上,在传统的电子通信设备基础上增加了性能较高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内部芯片并经过A/D转换器进行数据传输。在系统的软件上,结合原电子通信设备的缺陷增加了卷积神经网络系统,为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基于深度学习增加信号调制识别模式。实验结果表明:电子通信设备的硬件和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打造良好人居环境,而且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具有重要价值。随着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个人信用体系”成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新规定,各地市纷纷探索建设个人信用积分,也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信用管理”提供了新方式。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信用助推居民生活垃圾
中国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受限于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我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式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导致我国制造业面临大而不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持续变化、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我国制造业需要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加工贸易模式转变为附加值更高的新发展模式,提高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渐扩大,高校也随即面临着研究生培养管理难度提高的困境,实践中陆续出现了“研究生诉母校”的相关案件,在此背景下,高校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而通过校园法治化的建设可以帮助高校防范相应的法律风险。本文以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整理研究生与高校之间的相关涉诉案例进行类型化分析,明晰二者之间的争议焦点,提出相关措施构建高校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避免类似诉讼纠纷的出现,以法治化的思维实现对研究生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新高考、新课标等应运而生,给基础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给高中生物学教学带来了新挑战。《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重视概念教学,并通过概念教学的落实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随着高中生物学新教材投入使用,一些新增教学内容中包含众多新概念。另外,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旧的概念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如何让学生准确掌握本学科概念,已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目前,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国内外社会推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我国要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当前科技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绿色经济的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在此
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教育改革的相关决定,提出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所以地方、学校与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来。“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因此,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的校本课程大有可为。然而,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科学类与人文类割裂严重,人文类校本课程数量虽多,但大多数只有文化特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生物学学科课程内容的重新组织,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策略的突破创新等各方面的改革深化使生物学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生物学是一门解释生命现象和揭示本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教学中要揭示生命本质,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领域必要的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并保证其科学性,应使用能够体现科学本质的教学方法来实施。生物学课程是一门科学课程,学生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