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指以下颌运动功能障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区疼痛及关节杂音为主要特征,但能排除风湿等其他临床或病理诊断明确的一类颞下颌关节病的总称。根据TMD分类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MD,DC/TMD),TMD 分为两大类。第 Ⅰ类是疼痛性疾病,包括肌肉痛、关节痛和TMD头痛;第Ⅱ类为关节疾病,包括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退行性关节病和关节半脱位。由于TMD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涉及咀嚼肌、咬合及颞下颌关节等结构的问题,临床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常重叠交叉,因此TMD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一直以来比较棘手。关节盘前移位是TMD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上可以通过主诉、现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关节盘前移位,但确诊和分类诊断仍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以往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口腔全景片、经颅侧位片、经咽侧位片等,这些X线检查存在影像重叠、对关节盘前移位显示不清楚的缺点;而颞下颌关节造影是侵入性有创检查,有患者对造影剂出现过敏反应等问题。随着设备的进步,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为诊断TMD关节盘前移位的“金标准”。然而,MRI设备成本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因此,建立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诊断方法对于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很有必要。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行使口腔功能,所形成的肌电信号,能早期、连续性动态地反映肌肉和关节的生理、病理状态。颞下颌关节病变早期影像学没有明显表现时,已有生理信号的异常,而早期诊断可提供更好的预后。Biopak系统是一套采集和记录口颌系统生理信号的设备,可以同时采集多组咀嚼肌肌电活动、下颌三维运动信息和关节音。本研究采用Biopak系统采集咀嚼肌肌电信号,并基于Matlab平台建立分析生理信号的程序,提取肌电信号特征值。比较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肌电特征值,分析关节盘前移位与咀嚼肌肌电活动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咀嚼肌肌电信号诊断关节盘前移位的应用价值,以期初步建立辅助诊断关节盘前移位的客观标准。目的: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最大力紧咬时咬肌、颞肌肌电活动的差异,探讨咀嚼肌肌电特征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3例无TMD症状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21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作为病例组。使用BioPAK系统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牙尖交错位最大力紧咬时双侧咬肌区和颞肌前束区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将TRC格式文件转化为TXT格式文件。使用基于Matlab软件的信号分析程序对肌电信号提取特征值,计算肌电信号的平均电压和峰度系数等参数。统计比较肌电电压、峰度系数对诊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实验组双侧颞肌前束和右侧咬肌区的SEMG的电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电压水平对于诊断关节盘前移位的敏感度为76.2%~81.0%,特异度为47.8%~60.9%。实验组双侧颞肌前束和咬肌区的SEMG峰度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峰度系数诊断关节盘前移位的敏感度为38.1%~61.9%,特异度为82.6%~100.0%。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区肌电平均电压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诊断的敏感度高,而峰度系数的诊断特异度高。结合平均电压和峰度系数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辅助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