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文人园林及其文化特征有着特殊的意义。陈继儒是明万历至崇祯时期诗文作家、书画家、隐士、山人。二十九岁掷去青衫,绝意仕进,结庐于九峰三泖之间,杜门著述。其著作广为流传,又得名流奖誉,《四库全书总目》录其著述近三十种。本文通过对陈继儒的生平思想、诗歌、文集、园林营建活动的总结归纳,更加深刻的认识陈继儒的园林思想,深入挖掘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及对后世园林发展的影响。陈继儒一生共建造了七处居所,即小昆山乞花场、小昆山读书台、钟贾山别室、天马山草堂、辰山秀林山居、东佘山居、凤凰山来仪堂。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小昆山乞花场与东佘山居为胜。通过对其文学作品、园林作品的研究,总结出陈继儒的造园思想主要强调,选址、因借、添景与尺度,强调园林的朴素与天然,人尺度下的和谐,对现有环境的因借利用与增添。回顾文人园林的发展历程,明清时期作为文人园林发展的鼎盛阶段,尤以陈继儒为代表的一批晚明文人的园林活动最为活跃,成为晚明时期文人造园的典范,对后世园林的影响极深,对现代园林的营建同样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