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凝胶成型工艺制备气孔梯度陶瓷

来源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孔梯度陶瓷集成了多孔陶瓷与梯度功能材料的双重优点,因而在绝热保温、净化分离、生物材料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气孔梯度陶瓷的成型工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离心成型有着利用传输法形成梯度结构等突出优点,因而被视为一种有前景的工艺。然而目前对离心成型过程机理了解还很少,浆料离心后的固化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离心成型制备气孔梯度陶瓷在工业生产中的开展。本论文以适合工业制备气孔梯度陶瓷的离心成型工艺为研究目标,系统研究了离心力场中粒子运动的规律以及外部条件对凝胶过程的影响。首次提出利用具有平衡固相含量的浆料进行离心制备气孔梯度陶瓷的工艺,浆料中只加入引发剂,不加入催化剂,室温下对浆料进行离心,离心后升高温度使浆料原位固化,将浆料中成梯度分布的造孔剂组分保存在坯体中,经过脱除造孔剂和烧结得到气孔梯度陶瓷。从浆料的本征压缩屈服强度出发,研究了浆料固相含量、离心速率对离心后浆料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平衡固相含量浆料具有最大的压缩屈服强度,加载小于压缩屈服强度的离心力时,粒子排列方式发生改变,而浆料不发生浓缩沉积。从单相粒子在极稀溶液中的离心沉降运动入手,深入分析了多相高固相含量浆料中粒子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得到了粒子运动速率的表达式。利用Matlab程序对多相平衡固相含量浆料的离心过程进行建模,确定了各工艺参数与造孔剂梯度分布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发现,影响梯度结构的外部因素包括离心时间、离心力的大小等;内部因素包括造孔剂粒子的体积含量、密度、粒径等。因而,针对不同的梯度结构进行气孔梯度陶瓷制备工艺的设计时,可以通过调节上述工艺因素实现。利用几种工艺因素的配合可以更为方便、灵活的得到不同的梯度结构。分析了具有平衡固相含量浆料的配制方法,认为只有利用静电稳定机制的分散剂在最佳pH值下才能配制出适宜于离心成型、流动性好的浆料;研究了引发剂、催化剂的加入量以及温度对浆料凝胶起始点和凝胶过程的影响,提出上述三因素是实现可控凝胶固化工艺的关键控制因素。通过调节引发剂、催化剂的加入量以及温度实现了可控凝胶固化,并提出离心-凝胶固化制备气孔梯度陶瓷的工艺路线。利用上述工艺成功制备了气孔梯度陶瓷。实验发现,得到的气孔梯度陶瓷中气孔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粉体堆积引入的气孔,其孔径和粉体的粒径有直接的关系;第二种类型为造孔剂脱除后引入的气孔,其孔径为造孔剂的粒径;第三种类型为造孔剂接触所形成的颈部烧失后留下的通道,通道的数量表征了材料中气孔的连通状况。气孔率梯度从60%到几乎均匀的多孔陶瓷都可以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得到,对采用不同工艺得到的气孔梯度结构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吻合良好。
其他文献
引信作为战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起爆时机控制的功能。分析了主被动声引信的工作原理与特点,结合目标特征对声引信性能的影响,设计主被动声引信联合使用原则,并对使用策
<正> 这是上海外科中医师朱仁康先生公開的治瘰疬方药,现在将它公布出来,以供中医药界同志们研究参考。(一)瘰疬丸方:西洋参五钱川贝母两海粉两薄荷两天花粉二两白蔹二两连翘
期刊
[Et4N]2[WOS3]与CuI及双(3,5-二甲基吡唑)甲烷(dmpzm)在乙腈溶剂中反应,得到四核簇合物[WOS3Cu3I(dmpzm)2]·2(MeCN)0.5 (1·2(MeCN)0.5)。而[PPh4]2[WS4]与CuI及dmpzm在N,N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文章以北京市为例通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计算出了北京市物流业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
为得到拍摄获取的2D图像信息与其对应3D空间物体信息之间准确的对应关系,减小因CCD相机镜头畸变对图像的影响,该文建立了正确的数学校正模型,采用基于MATLAB的Camera Calibra
有限的机理知识和观测能力使几乎所有的预测方法在实际预测时都存在不确定性,即可能出现预测失败的情况。而当对预测失效敏感时,如失效会引起安全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时,不确
凭借高灵敏度,易操作,低成本,响应快速等优势,电化学传感器已发展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析工具。工作电极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往往决定着传感器的传感性能。因此,开发
随机微分方程的右端函数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性和耦合性,很难获得其精确解的表达式。因此,构造有效的数值方法来仿真方程的解成为随机微分方程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一
酞菁化合物独特的光电性质使它在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光活性的酞菁。过去十年化学家对光活性的酞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光活性的酞菁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酞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