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引起了广大中外学者的兴趣,但大部分的研究仍旧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和探讨上。通过对南通市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在L镇的实施过程的观察和深入调研,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弄清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在镇、村层级是如何得到实施的。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被“写”出来的制度与被“做”出来的制度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也就是说,与相关法规、政策和文件所规定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不同,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选举制度是经过村民、候选人、村干部以及乡镇干部等相关行动者的理性权衡之后所做出的抉择。除此之外,我们猜想制度所处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也会对制度的实施产生影响。具体来讲,本项研究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有关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制度规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执行?通过现有法律法规与实际操作的对比,找出相关规定哪些得到了完全的执行,而哪些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第二,作为县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利益相关体,村民、候选人以及选举委员会在选举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与人大代表选举直接相关的行动者包括村民、候选人、村干部和乡镇干部,不同的行动者由于其身份、地位的不同,他们在选举过程中的利益也是不相同的,因此,他们对待选举的态度、反应也不尽然相同。这些行动者都将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尽可能的维护自身利益。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实施过程,也就是这些行动者根据自身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第三,本研究试图弄清影响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得以实施的因素有哪些?本研究猜想,除了选举中利益相关体的行动作用之外,选举制度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在于,各选区的经济发展、社区结构以及文化层面等因素的不同。通过定量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具体影响选举制度实施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发现在中国语境下,民主,尤其是基层民主,根植于人情取向的“熟人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弱相关,同时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