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枢椎骨折占颈椎骨折的2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枢椎齿状突骨折和Hangman骨折,而枢椎椎体骨折非常少见。枢椎椎体骨折创伤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关于其定义、分型及治疗均存较多争议。既往枢椎椎体骨折绝大多数均采取了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多数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然而,部分患者因为骨折明显移位或合并邻近关节脱位/半脱位,是一种严重不稳定性上颈椎损伤,或是累及枢椎上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常致骨折畸形愈合或继发寰枢关节骨关节炎而致慢性颈痛和颈椎旋转功能障碍。国内外关于枢椎椎体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仅限于少数个案病例报告或临床系列病例报道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具体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不是非常清楚。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薄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很多复杂少见的枢椎椎体骨折能得到更准确的认识和诊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的联合应用,使以往只能采用非手术治疗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枢椎椎体骨折及邻近关节脱位/半脱位的病例能通过单纯后路手术获得良好复位和更好的临床疗效。目的:通过本临床研究,总结归纳枢椎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枢椎椎体骨折中行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纳入标准:经详细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后临床诊断为枢椎椎体骨折并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上颈椎陈旧性骨折或脱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肿瘤或畸形等;2.年龄小于18岁;3.临床病例及随访资料不完整。骨折分为矢状位骨折、冠状位骨折、水平位骨折、泪滴样骨折和单侧侧块骨折五类。17位患者术前均经1-2周的颅骨牵引,以利复位。根据骨折类型手术方式分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Ⅰ);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和颈3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Ⅱ);后路经枢椎椎弓根及椎体骨折线半螺纹拉力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椎板骨折者必要时辅以椎板螺钉内固定)(Ⅲ);前路骨折复位、颈2/3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必要时联合后路颈2/3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Ⅳ)。当颈椎X线片或CT示骨折线模糊,则判定为骨折愈合;当植骨融合节段连续性骨桥形成,或颈椎过伸过屈位片未见内固定失败(折断或松动移位)和节段性失稳(成角或移位),则判定为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改良Frankel指数评分)进行评定。末次随访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颈痛程度,采用Odom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近期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手术指征可归纳为:(1)合并邻近节段失稳,比如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颈2/3关节脱位或半脱位以及椎间盘损伤、寰枢椎或颈2/3韧带复合体完整性的丧失;(2)牵引下难以复位的累及枢椎上关节面的侧块骨折;(3)骨折致脊髓受压需手术减压者。2例水平位骨折和3例单侧侧块骨折采用术式Ⅰ;5例矢状位骨折采用术式Ⅱ;4例冠状位骨折采用术式Ⅲ;3例泪滴样骨折采用术式Ⅳ。所有患者骨折及脱位均获得满意复位,术中未发生内植物植入异常和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平均18.1个月(6-45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颈椎X线片或CT提示骨折骨性愈合或融合。4例合并神经损害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一到两级)的改善。所有行寰枢关节融合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颈椎旋转活动均受到不同程度限制。4例冠状位骨折采取后路经枢椎椎弓根及骨折线半螺纹拉力螺钉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均表现出接近正常的颈椎活动度。末次随访颈椎前屈后伸位片未见内固定移位或折断,VAS评分平均0.8分(0-2分),按Odom临床疗效标准评定,优6例,良10例,有效1例。结论:因为大多数枢椎椎体骨折移位较小而且稳定,非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对于并发邻近关节失稳或骨折累及枢椎上关节面,以及骨折移位造成脊髓受压时,手术干预亦是必要的。随着上颈椎损伤的诊断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枢椎椎体骨折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避免长期卧床及外固定,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可以在保障骨折复位和重建稳定的基础上,尽量保留正常的运动节段,改善颈椎功能。由于枢椎椎体骨折临床较为少见而且表现复杂,本研究是基于单个医疗中心的临床经验总结,其结果仍有待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