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对照,探讨危险度及二者间的相关性,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治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收集同时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的4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资料;由3位非课题组影像专家行盲法单独阅片,CT评价包括有: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肿瘤形态、脂肪间隙、钙化、密度、生长方式、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的比较;肿瘤的分级采用200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分为高风险组,中度风险组,低度风险组和极低度风险组四组,因极低危组病例较少,为方便研究,将极低危与低危组合并为低危组。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肿瘤的低危、中危及高危与肿瘤的部位、大小、肿瘤形态、脂肪间隙、钙化、密度、生长方式、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之间的统计学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与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之间统计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肿瘤的低危、中危及高危为因变量(Y),有差异特征为自变量对肿瘤的危险度进行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起源于胃壁27例,十二指肠6例,空回肠7例,结肠1例,腹膜后2例,肠系膜1例,病理证实极低危5例,低危15例,中危12例,高危12例,肿瘤最大径19*13cm,最小径1*1cm,大小≥5cm者29例,<5cm者15例,26例形态规则,18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改变,29例脂肪间隙清晰,15例脂肪间隙模糊,10例可见钙化,34例无钙化,19例密度均匀,25例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液化区,肿瘤腔外型生长14例,腔内型生长22例,混合型生长8例,强化均匀者18例,不均匀者26例,中心坏死未见明显强化,12例可见瘤内或瘤周血管,32例未见瘤周或瘤内血管。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肿瘤的大小、肿瘤形态、脂肪间隙、钙化、密度、生长方式、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均与肿瘤的危险度有统计学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肿瘤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与肿瘤的危险度间无统计学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各危险度组间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有差异,肿瘤有渐进性强化的特点,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生长方式、形态和瘤血管对危险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的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以很好反映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及血供特点,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以及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多层螺旋CT来判定危险度,可以为临床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分级及制定其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