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三叶青黄酮对荷Lewis肺癌模型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体外表达的影响;初步通过体内外实验来探讨三叶青黄酮调节荷肺癌鼠的免疫功能,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皮下接种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塞来昔布组、三叶青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接种24H后开始灌胃给药,每24H一次,正常组不灌胃。②给药14、23天后,处死半数动物,取脾脏,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单个核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及CTLA-4表达。③皮下接种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接种14天后取脾脏,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TGF-β1刺激,以塞来昔布(SC58635)为阳性对照,用ELISA法观察三叶青黄酮对单个核细胞分泌PGE2、COX-2的时效、量效关系。④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相应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瘤体:D23时: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塞来昔布组、三叶青黄酮高、中剂量组的瘤体明显减小,有极显著差异(P<0.01)。三叶青黄酮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瘤体大小依次为:三叶青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抑瘤效果与中剂量组相近(P>0.05)。②脾脏单个核细胞Treg 比例:与正常组相比,各造模组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有极差显著异(P<0.01)。D23时: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给药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有极显著差异(P<0.01)。三叶青黄酮组间比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Treg细胞比例依次:三叶青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Treg比例与中剂量组相近(P>0.05)。③脾脏单个核Treg细胞CTLA-4(CD152)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各造模组CD152表达均明显升高,有极差显著异(P<0.01)。D23时: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给药组CD152表达有所降低,有差显著异(P<0.05)。塞来昔布组下调CD152表达效果最佳,与中、低剂量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④脾脏单个核细胞体外分泌PGE2、COX-2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24H时最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5组PGE2、COX-2均明显升高,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PGE2、COX-2含量均明显下降,有极显著差异(P<0.01)。给药组组间存在差异(P<0.05),PGE2、COX-2含量依次是:塞来昔布组<三叶青黄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结论①三叶青黄酮的抑瘤效果与其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效果最好,塞来昔布组抑瘤效果与中剂量组相近。②三叶青黄酮的抑瘤作用可能与降低脾脏单个核细胞Treg细胞比例有关,且与三叶青黄酮的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组下调效果最好,塞来昔布组效果与中剂量组相近。③三叶青黄酮的抑瘤作用可能与降低Treg细胞的CD152表达有关,但各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第23天时,塞来昔布组效果最佳,与三叶青黄酮高剂量组相近,与中、低剂量组相比效果显著。④三叶青黄酮在体外可能通过影响PGE2、COX-2表达水平,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起到抗肿瘤作用,与三叶青黄酮的剂量呈正比,24H时,塞来昔布组效果最佳,三叶青黄酮高剂量组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