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只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才能使教育真正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对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可以产生决定性影响。义务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均衡更应该是关注的重点。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方在缩小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不均衡分布的状况依然比较明显。城乡教师资源的不均衡发展是师资队伍均衡配置的难题。本文通过对邯郸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调查,试图分析邯郸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不均衡问题的现状、成因,并相应的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国内外关于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是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等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本文应用的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均衡发展理论及城乡一体化理论等理论工具,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和测量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三部分是对邯郸市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分别对城乡之间教师数量、生师比例、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存在教师资源数量分布不均衡、质量不均衡、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及动态失衡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可能造成这种不均衡的原因。其中,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教师资源失衡的根本原因,政策导向的倾斜、制度制定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力是城乡教师资源失衡的重要原因。教师个人的选择是造成当前不均衡局面的直接原因。第五部分是根据分析出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主要是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上本着突出公平性的原则、合理确定教师编制标准、重视对农村新入职教师和在岗教师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保障水平、实现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健全农村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等几个方面。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通过对邯郸地区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本文认为,不均衡是最大的特点,城乡之间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等都存在结构性的差异,而农村学校教师处于全面弱势地位,这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破解这种困局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付出努力,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拿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办法,让公平正义的阳光能够照耀在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身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