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是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有关专家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测算得出:我国每年将增加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有约1300万人口从乡村进入城市地区,这将对城市的设施、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形成巨大冲击。城市与郊区的关系将进一步融合,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将进一步加深。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以及郊区化的文献梳理,从基础概念出发理解城市与郊区的定义,参照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与郊区化的成熟理论,总结得出“郊区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阶段,郊区的发展并不完全意味市中心的衰落与破败”的观点;对上海市区、近郊区、远郊区进行了划定,利用上海市四普、五普、六普以及2005年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发现上海外-郊环线间人口导入十分明显,自2000年开始持续增长,增幅达98.12%,较前10年的增幅翻番;郊环以外地区人口密度增幅也高达71.12%,步入人口快速增长阶段,说明郊区化进程已经推进到远郊区。选取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期间重点建设的远郊南桥新城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法重点剖析了南桥地区目前郊区化的现象与特点。研究发现,当地居民对发展现状总体上表示满意。投资环境、教育水平以及居住环境等三个要素发展良好,是主要影响受访者满意度评判的三个要素,应该继续保持或改善;对居民满意度贡献有限的要素有对外交通、医疗水平以及娱乐休闲设施,其中前两项指标情况尚可,而娱乐休闲则是情况欠佳且亟待改善。研究进一步从微观-个人,中观-区县,宏观-全国及省市三个层面分析远郊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微观层面主要作用于居民,其中包括了居住因素与就业因素;中观层面主要作用于投资者,其中包括了投资成本因素、地方政策因素、交通因素等;宏观层面主要为国家与长三角地区发展形势。最后总结得出三个层面的因素互相结合后转化为南桥郊区化的三大驱动力:制度力、市场力以及自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