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辽宁省5名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高速摄像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5名运动员正手网前勾对角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三维高速摄影分别记录分析5名运动员在处理三种不同的来球方式时的移动取位阶段、引拍阶段、挥拍击球阶段三个阶段的身体各关节角度变化,以及在整体动作中重心位移的情况,进而找出运动员勾对角技术“出角”弧线的动作瑕疵,提出完整、合理的动作概念,进而帮助辽宁省羽毛球队运动员调整勾对角技术的动作细节,提高勾对角技术的质量,最终形成科学的理论指导,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根据实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完成勾对角“出角”弧线过程中对方搓、吊、劈吊回击时本方的移动取位阶段阶段,5名运动员的左肘关节差异最显著,左膝、右膝、左踝、右髋、右肘差异显著,其中徐辉在移动取位阶段各个关节角度都达到理想值。2.在完成勾对角“出角”弧线过程中对方搓、吊、劈吊回击时本方的引拍阶段,5名运动员左肘差异最显著,右膝、右髋、右肩、右肘差异显著。引拍结束阶段的动作幅度和动作的一致性较高,有很强的隐蔽性。3.在完成勾对角“出角”弧线过程中对方搓、吊、劈吊回击时本方的击球阶段,5名运动员左肘差异最显著,右膝、右肩差异显著,在击球阶段5名运动员各个关节的差异比例达到最小值,说明运动员在击球技术有较为统一的认识,能够很好的完成击球动作。4.在完成勾对角“出角”弧线过程中对方搓、吊、劈吊回击时本方的重心位移距离:搓球大于吊球、吊球大于劈吊,重心位移速度:搓球大于吊球、吊球大于劈吊,其中由于个体差异和个人习惯会导致数值产生细小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