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呈进行性发展,以反复发作对称性关节滑膜炎为特征。早期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晚期可出现骨骼肌萎缩,关节僵硬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RA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免疫紊乱和环境因素与RA的发病十分密切。其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平衡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Th17细胞和Treg细胞分别起着促炎和抑炎的作用,二者在分化和功能上相互拮抗,在生理状态下保持着动态平衡,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Th17/Treg细胞间的失衡,会导致RA滑膜炎症、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Th17/Treg平衡上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二者具有协同促进的作用。目前,西药治疗RA周期较长,不良反应较大,艾灸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具有温经散寒、疏经通络、防病保健,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且已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实验通过把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在造模后对大鼠进行艾灸干预。观察和测量艾灸后大鼠体质量、左踝关节直径、关节炎指数、左足跗部影像学X光片,左踝关节组织形态学及其血清IL-17和TNF-α的含量,探讨艾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中的作用。[目的]本实验以Th17/Treg平衡为切入点,以艾灸为干预手段,以IL-17和TNF-α为主要观察指标,从分子水平探讨艾灸对RA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艾灸调整免疫功能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组,剩余32只造模。初次免疫乳剂采用鸡Ⅱ型胶原与费氏完全佐剂制备,以0.3 mL/只初次免疫乳剂(含0.3 mg胶原)等量皮下注射于大鼠左足底部、尾根上和背部。7 d后,由鸡Ⅱ型胶原和费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制备继发免疫的乳剂,同法以0.3 mL/只继发免疫乳剂(含0.3 mg胶原)等量皮下注射于大鼠左足底部、尾根上和背部。共造模21 d。造模后,对大鼠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评分大于8分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艾灸组用小艾条距"足三里"和"昆仑"穴10mm处悬灸,每穴20min,共40min,1次/d,左右交替进行,连续干预10d。药物组用0.1mg/100g甲氨蝶呤灌胃,1次/5d,共两次。于造模前后及干预后,观察和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左踝关节直径、关节炎指数;于干预后观察大鼠左足跗部影像学X光片及左踝关节病理学切片。ELISA法检测RA大鼠血清中IL-17和TNF-α含量。[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造模后,大鼠出现足跗部红肿,难以负重而跛行,行动困难,食量减少,毛色变黄无光泽;体质量增长减缓(P<0.05);踝关节直径增大(P<0.05)。干预后,模型组、药物组和艾灸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减缓(P<0.05);模型组大鼠踝关节直径增大(P<0.05),药物组和艾灸组与空白组大鼠踝关节直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X线下可见足跗部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和局部骨质破坏;左踝关节病理学切片可见关节间隙变窄,滑膜炎性细胞的浸润增生;血清中IL-17 和 TNF-α含量升高(P<0.05)。(2)与模型组相比:干预后,药物组和艾灸组大鼠足爪红肿减轻,活动增加,食量增大;体质量升高(P<0.05);踝直径下降(P<0.05);关节炎指数降低(P<0.05);X线下足跗部软组织肿胀减轻,骨骼畸形好转;左踝关节病理学切片中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软骨表面较光滑平整;血清IL-17和TNF-α含量下降(P<0.05)。(3)与药物组相比:艾灸组与药物组差异不明显,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艾灸"足三里"和"昆仑"可提高RA大鼠体质量,减轻RA大鼠软组织肿胀,降低踝关节直径,降低关节炎指数,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轻骨骼畸形,缓解骨质破坏,发挥了类似甲氨蝶呤的作用。(2)艾灸"足三里"和"昆仑"可使RA大鼠血清中IL-17和TNF-α含量降低,从而阻断了炎症反应的重要环节,促进了 Th17/Treg细胞平衡。这可能是艾灸治疗RA潜在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