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早在1860年,外汇储备就是国外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而我国学者对外汇储备的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才起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研究外汇储备近150年。然而,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其选取进出口、外债、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并不是为了预测外汇储备的变动,而是为了测算一国最适宜的外汇储备规模,从而探究多大的外汇储备既能满足一国经济的需求,又不会干扰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以维持最低的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860年,外汇储备就是国外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而我国学者对外汇储备的思考从20世纪70年代才起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已研究外汇储备近150年。然而,学者们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其选取进出口、外债、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并不是为了预测外汇储备的变动,而是为了测算一国最适宜的外汇储备规模,从而探究多大的外汇储备既能满足一国经济的需求,又不会干扰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以维持最低的机会成本。但是,仅仅研究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是远远不够的,适度规模研究更多地是从长期合理配置的角度管理外汇,而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外汇,根据其他变量提前预测外汇储备的变动趋势,以助管理当局提前策划增加缺少的外汇或减少多余的外汇,研究外汇储备的决定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
本文从外汇储备的构成、需求、数理模型三方面考虑,最终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货币供应量(M2)、进口(IMP)、出口(EXP)、外商直接投资(FDI)、外债规模(ED)、居民消费指数(CPI)、中美利差(IRS)、汇率(NRE)为自变量,收集2001年-2017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以研究自变量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外债规模(ED)以及汇率(NRE)均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FER)的决定性因素。且短期调节应多关注外债规模(ED)的变动,长期调节更应关注汇率(NRE)的变动。
最后,本文呼应应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积极推动“藏汇于民”的政策方针,同时加强我国外债风险管理和健全汇率制度。与此同时,我国外汇管理当局需要重视中美利差的研究,从而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好准备。
其他文献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各级政府为履行政府经济职能,针对其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内容所作的规划。2021-202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时期,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L市而言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L市要想扭转“十三五”以来的困难局面,破解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偏慢、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更好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煤炭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提供巨大能源能量,但是采煤会挖空地下储煤空间,继而对生态环境与煤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山西省的采煤沉陷区问题是最为严重的,并且面临的都是比较棘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沉陷区面积大、受灾人数多、生态植被恢复缓慢等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据调查统计,山西省有面积接近0.5万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是由煤炭采挖造成的,占到全省国土面积的3%左右,而在这些采
航天发射任务是大型的系统工程,装备是遂行任务的重要基础,人才是遂行任务和装备保障的关键。航天发射任务系统庞大、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经费投入巨大、参与单位和人员多、国际影响大,这些特点对人员的保障能力和装备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备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装备管理质量的提高,发射场装备维修人员作为装备维修工作的核心,其管理水平决定了装备性能能否正常发挥,影响航天发射任务
城中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它具有着城市与农村的双重特征,所以需要长期坚持与建设,才能够把城中村彻底的根除,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才能更好的承受整体形象提升,建设更加适合居住的城市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在过去对于城中村的惯用改造方法中,主要集中在对于城乡一体化等模式的研究,即使是对政府所发布的相关政策也只是做一些简单分析。 在不同的地区,城中村改造的手段各不相同,但实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对于医疗环境的需求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医疗卫生行业正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单一管理向现代的科学管理、系统管理、制度管理演化。如何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即保持现在大部分群众能够负担得起的低廉看病方式。又能够提升服务质量和提高便捷程度,满足患者日益增加的新需求,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平衡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停下来反思如何均衡这两个重要问题。这即是本文提出种种新运营模式的最终目的。
易地扶贫搬迁是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扶贫政策,可以有效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将贫困区域的居民直接搬迁到生存环境更好的区域,可以同时兼顾迁出区域与迁入区域的发展,迁出之后有利于山区等贫困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可以直接促进迁入区域的经济发展,是一项利国惠民的脱贫扶贫工程。右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山西省和朔州市重点扶贫的县区,在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期间右玉县脱贫成果显著,2018年8月经过批准退出国
消除人民贫困,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十分重视扶贫政策执行成效。截止2018年底,全国的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再创新低,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最艰难的深水区,到2020年底前要让剩余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繁重。与此同时,重视输血忽略造血、扶贫资源使用和管理方
精准扶贫与环境保护工作是当前国家的工作重心,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和环境治理修复的伟大工程。虽然扶贫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精准扶贫与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问题,有些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但很少从根本机制上进行分析和解释,这样无法根本杜绝相似问题的出现,因此本研究根据调研材料,对精准扶贫与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政策冲突问题开展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研究基于X村调查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设计之初是为了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乡镇通过“撤镇设街道”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立后的街道办事处虽然名称改了,但其乡镇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类街道办事处的职能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职能定位模糊、职能和权限不对等、各项职能之间发展不平衡、职能内容不断膨胀等。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下,其职能随着城市结构和社会层次结构的不断变化也经历了较大的转变。因此,如何界定其职能定位,从而根据实际情
经营者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实践证明经营者的能力、素质、工作态度、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的激励约束机制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所发挥的作用,保证经营者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