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IF5抑制I-F型CRISPR-Cas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6827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承受着来自入侵者——噬菌体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巨大进化压力。在与噬菌体的长期竞争过程中,细菌等原核生物已经进化出种类丰富的免疫系统来应对噬菌体所带来的侵染威胁,包括先天性免疫系统以及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菌和古细菌中广泛存在着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被称为CRISPR-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系统,其免疫过程主要分为三步:间隔序列的获取、crRNA的生成以及对外源核酸的干扰。由CRISPR-Cas系统发展而来的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实验方法,在育种、疾病治疗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CRISPR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仍然十分受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多种因素干扰,导致系统的编辑效率较低;二是有较高的脱靶风险。因此,基因编辑未来的发展也是以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为主,提高编辑效率,避免脱靶效应。针对细菌的这一免疫系统,噬菌体进化出多种手段来对抗CRISPR-Cas系统,其中一种高效的抑制机制是通过编码AntiCRISPR蛋白(Acrs)使CRISPR-Cas系统失活。目前已经鉴定出90余种Anti-CRISPR蛋白,这些Acr蛋白通过抑制CRISPR-Cas系统作用过程的不同阶段来发挥抑制作用,作用方式主要为抑制CRISPR-Cas系统对外源核酸的结合或切割,因此具有抑制CRISPR-Cas系统脱靶效应的应用潜力。本课题所研究的Acr IF5蛋白,是一种针对I-F型CRISPR-Cas系统的Acr蛋白,于2013年被首次鉴定出。Acr IF5在基因组上通常不能单独存在,而与另一种Anti-CRISPR基因Acr IF3共存。Acr IF3通过与核酸酶Cas2/3结合而抑制CRISPR系统对靶标DNA的酶切,抑制能力较强。Acr IF5的抑制能力较弱,且表现出CRISPRi+的表型,意味着Acr IF5存在的条件下CRISPR效应蛋白复合物仍然可以与靶标DNA结合,且AcrIF5不能直接与效应蛋白复合物Csy(crRNA-guided surveillance)以及核酸酶Cas2/3结合。在本论文研究之前,Acr IF5的作用机制一直未被报道。作者表达纯化了Acr IF5以及I-F型CRISPR-Cas系统的效应蛋白复合物Csy,通过非变性凝胶电泳、Pulldown、分子筛孵育实验确定了Acr IF5可以与Csy-ds DNA复合物结合。作者制备出Csy-ds DNA-Acr IF5复合物样品,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其结构,同时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解析了Acr IF5的晶体结构。Csy-ds DNA-Acr IF5复合物结构显示Acr IF5形成五聚体结构,与Csy复合物中由Cas7f亚基形成的“腹部”结构形成紧密相互作用。并且,在复合物结构中无法看到Cas8f亚基中的螺旋束(Cas8f-HB)区域的电子密度,而Cas8f亚基这一部分结构直接参与I-F型CRIPSR-Cas系统招募核酸酶Cas2/3。我们发现结合的5个Acr IF5蛋白中,Acr IF5.3/5.4与Csy-ds DNA复合物中的螺旋束区域具有明显的空间位阻。因此,Acr IF5蛋白对I-F型CRISPR-Cas系统的抑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Csy-ds DNA结合,将“锁定”状态的Cas8f-HB变为“自由摆动”状态,影响核酸酶Cas2/3的招募而实现抑制作用。我们通过实验证明了Acr IF5与螺旋束竞争结合Csy-ds DNA复合物,使Csy-ds DNA与Cas2/3的结合受到抑制,最终提出了Acr IF5抑制I-F型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含有Acr IF5基因的32种细菌或噬菌体的基因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cr IF5基因从不单独存在,而是一直与另一个抗CRISPR蛋白Acr IF3基因所共存。综上所述,我们通过蛋白质结构分析、生化实验分析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提出了Acr IF5与Acr IF3发挥协同作用,在Csy-ds DNA对核酸酶Cas2/3的招募途径中,由Acr IF3发挥抑制Cas2/3招募的主要作用,而Acr IF5对Acr IF3的抑制作用进行补充的共同作用模式。Acr IF5具有的这种通过特异性结合Csy-ds DNA复合物,与Acr IF3共同作用,来干扰核酸酶Cas2/3对外源核酸的酶切的方式十分独特,为CRISPR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脱靶效应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思路。
其他文献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不仅具有高的导电性能,而且其表面富含活性基团,是构建新型导电纤维和织物的优势材料。本论文针对Ti3C2TxMXene基高性能导电纤维和织物的构建及功能化的难点问题,如在织物基底上沉积导电活性材料时难以保留织物基底本身的透气性,纯MXene纺丝液可纺性差,MXene基复合纤维在最大化保留其高导电性能时难以兼顾其高拉伸强度和/或高韧性等,通过调控纳米材料的组装方式及与聚
学位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二氧化碳也是储量丰富的可再生碳源,有望用于含碳燃料及化学品的合成。因此,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捕获和催化转化是缓解全球能源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强配位键组装而成的多孔晶体材料。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几何构型的多样性赋予MOFs优异的结构特性,如超高孔隙
学位
聚醚酯共聚物(PEE)以聚醚为软段、结晶聚酯为硬段,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热塑性聚合物,在模塑鞋底、滑雪靴、汽车配件、电线电缆、减震器和生物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聚醚酯共聚物是由羟基封端的聚醚与聚酯单体在高温下缩聚合成,其中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为刚性段和聚(四氢呋喃)(PTMO)为聚醚柔性段的多嵌段聚醚酯(PBT-PTMO)研究最为广泛与深入。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因其出色
学位
保障食品安全不仅对食品全产业链的发展尤为关键,同时对于人和动物的健康极为重要。目前,相比于外源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内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待测物质种类繁多,缺乏有效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真菌毒素具有污染范围广、毒性强的特点,而过敏原存在天然致敏性等问题。适配体是一种具有高亲和力、强特异性、高稳定性、易合成和修饰等诸多优点的新型的生物识别元件,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
学位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人们对化石能源依赖的日益增加,寻找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替代品显得尤为重要。氢能由于其比热值高、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载体。在氢能产业链中,上游产业可通过电解水制得的高纯氢气经储运到达下游氢气的使用端,如氢燃料电池,达到氢能产业链的闭环。然而在制氢和用氢过程中,由于反应能垒高、反应速度缓慢等因素,常需采用催化剂加速该过程。目前,贵金属催化剂在氢燃料电
学位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危险品的运输体量在不断提高,同时道路网络中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密度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危险品运输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标志着工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道路运输事故发生的机率,给附近的人和环境造成潜在损害。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颁布了多部有关危险品运输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仍偶有重大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还存在一些蓄意攻击现象,这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学位
微生物共培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合成生物学。相比于单培养,微生物共培养在劳动分工减轻代谢负担,途径区室化提供合适酶催化环境以及促进木质纤维素等复杂底物利用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不过,尽管共培养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然还面对着两个巨大的挑战。其一是以前的共培养主要是基于单一代谢物交叉喂养而建立的,菌株之间的关系松散,种群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其二是以前的共培养系统无法主动感知中间体的积累,更无法自主调控种群
学位
世界权威学术期刊CA发布了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仅2020全年新增癌症人数约1929万,死亡人数高达996万,与以往不同的是乳腺癌新发病例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癌症是一类涉及细胞分裂不受控制,复制永生和对细胞死亡产生抵抗力的疾病。常规的单一化学疗法是多种癌症常见且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但几乎所有的临床一线的抗癌化疗药物均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的非特异性的细胞毒性,并且由于无法克服癌症的生理复杂性使细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特有的糖耐量异常,可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和母体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GDM的发生与母体肥胖,高龄,营养状况,代谢及遗传因素等有关。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35岁)妊娠增加,GDM的发病率随之增加。GDM的发病机制涉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相对不足,同时与氧化应
学位
生命的本质是随时间、空间进行一系列动态变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如生物钟、胚胎发育以及神经网络信号传递等,具有精确的时间演化功能。受生物体启发,利用DNA纳米技术效仿生命体时空特性以提升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性能。DNA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DNA空间性即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及多链程序化自组装形成的空间结构,具有高度的编码特异性、尺寸可控性及生物相容性;DNA时间性即DNA的组装速率及各种反应动力学特性,具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