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对于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猪的遗传潜力,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各种配种方式、各种精液稀释液、在精液中添加不同抗菌素、人工授精的次数、人工授精输入的精子数、在人工授精前注射催产素等因素对猪受胎率和产仔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种猪繁殖成绩奠定基础。一、关于配种方式的研究本研究比较全人工授精(AI+AI+AI)、自然交配与一次人工授精(NS+AI)、自然交配与两次人工授精(NS+AI+AI)、二次自然交配与一次人工授精(NS+NS+AI)及三次自然交配(NS+NS+NS)五种配种方式,发现全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同自然交配结合等配种方式与自然交配对照组相比,分娩率和窝均产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配种方式对各胎次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影响。与前几年未用人工授精技术相比,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后每头母猪每年多产仔猪3.7头。二、关于输精前注射催产素的研究在第一次输精前注射催产素并采用“AI/AI/M”配种方式,与“NS/AI/M”配种方式进行对比;人工授精前注射催产素和不注射催产素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配种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注射20IU催产素有利于保证输精效果,表明在人工授精前注射催产素的配种方式在生产中是可行的。三、关于输精次数及催产素处理方式的研究通过比较输精两次与输精三次的繁殖成绩,发现配种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把催产素加入精液中与对母猪注射催产素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发现把催产素加入精液中的效果不如对母猪直接注射催产素的方式效果好。结果表明,两次人工授精结合注射催产素的配种方式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四、关于精液中添加不同抗菌素的研究试验选用普通的青、链霉素与价格昂贵的头孢噻呋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发现,与头孢噻呋相比,在猪的稀释精液中添加青链霉素可以有效抑菌,精液保存效果良好。五、关于不同猪精液稀释液配方的比较研究试验选用三种稀释液配方进行对比,用5头公猪的精液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稀释、分装、保存,每天进行活力检查,结果发现卡苏BTS稀释液保存精液时间最长,Modena稀释液次之,BTS只能作短期保存。BTS常温(17℃)保存24小时的精液输精后,与鲜精相比,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差异(P>0.05)。六、关于人工授精输入的精子数研究通过对0.5亿/ml、0.4亿/ml、0.3亿/ml三种稀释精液的精子密度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以上三种精子密度对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和窝均活产仔数影响不大,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采用0.4亿/ml的精子密度在大生产中最适用,有利于精液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