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已逐步进入到一个非物质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建筑不再是一个纯功能性的人造物技术产品,而逐渐转变为许多非物质元素的集合体,功能、逻辑、经济和效率的实现已经不足以构成建筑设计的基础和必要前提,文化、情感、概念、信息等非物质的元素同样成为建筑构成的必要因素。因此,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基于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创作观应该成为思考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非物质”概念为切入点,在对其理论根源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建筑设计实践中所体现的非物质观思想进行深入地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论述了建筑基础教育应对非物质观的思考。文章共分为三部分:
第—部分:基于非物质社会建筑设计观的转变,文章从“非物质观”的视角,系统地剖析当代建筑理论中显示出的非物质思想与倾向。
第二部分:基于建筑创作的非物质层面,论文提出建筑创作在方法与内涵上所显现出的五个倾向,即:注重“文化再现”、注重“载体叙事”、注重“概念提取”、注重“媒介表现”和注重“信息传递”。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我们应营建起基于建筑创作非物质层面上的“文化适居”、“体验适居”、“概念适居”、“表现适居”和“信息适居”,并以此实现建构“精神适居”的最终目标。
第三部分:针对建筑创作中的种种非物质观体现,论文基于现代基础教育要适应时代要求,提出建筑基础教育应实现从“知识累加”到“思维建构”的方法转变,并积极寻求思维转化途径和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建筑基础教育中全面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敏锐力、分析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并实现以培养感知力、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想象力、表达力等六大思维能力为主的“思维建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