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视角下我国美丽乡村治理研究--以山东省A县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美丽乡村的治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美丽乡村治理的指导思想。本文是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视角分析山东省A县的美丽乡村治理现状,总结出A县在美丽乡村治理中取得的巨大成效,分析了美丽乡村的治理机制。一方面,政府在美丽乡村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企业承担环保责任,参与美丽乡村治理;社会组织着力搭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桥梁;村民委员会积极配合美丽乡村治理,引导村民参与其中;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
  A县的美丽乡村治理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过度强调经济增长,影响了美丽乡村治理的成效;社会组织力量参与不足;村民参与水平不高,参与能力不足。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府考核体系不完善;二是社会组织社会认可度不高;三是村民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进一步完善美丽乡村的治理体系,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一是创新政府生态考核体系,强化生态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支持,提高其参与能力;三是营造村民参与治理的环境,增强村民的参与活力。通过以上举措弥补各参与主体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各主体的优势,促进A县美丽乡村治理的长久发展。
  总结A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中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A县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模式,可以为其它地区的美丽乡村治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近零能耗建筑的研究与推广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必然趋势。其中,外百叶遮阳作为近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值得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然而,目前缺乏针对近零能耗建筑采用外百叶遮阳的精细化的、系统化的和区域化的研究,主要存在:现有标准缺乏指导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区域化应用的节能特性量化研究;影响近零能耗建筑外百叶遮阳效果的关键因素与权重尚未确定;近零
学位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有其内在逻辑并意义深远。其逻辑可以概括为用根本问题解释百年奋斗;用百年奋斗支撑重大成就;用重大成就确证历史意义;从历史意义提升历史经验;以成就贡献支撑"两个确立";用"两个确立"确保强国复兴。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其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就是对"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诠释、解答和确证。"五大历史意义"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创造的重大
本文建立了一个考虑参数时变性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介绍了一种非参数估计的方法能逐期估计出因子模型中的因子载荷,并且提出一种可以检验因子载荷是否随时间变化的假设检验方法。研究表明,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中,可以利用该方法估计并检验因子载荷的时变性,并且利用估计均值构建多个多因子模型的联合显著性检验。我国上证50指数及创300指数各成分股的参数在单独检验中显著,表示个股参数随
学位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政府和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致力于研究信贷技术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基于G银行在2011年至2017年期间的小微企业贷款数据,本文考察从德国引进的IPC信贷技术是否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在控制了企业主个人特征、贷款合同特征、经济环境等因素对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后,本文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IPC信贷技术的应用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学位
学位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萨特的哲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关键词,如自由、选择、存在等,一直以来,学界对萨特哲学的研究热点也基本都集中在这些方面,但在其哲学中同样重要的“行动”却没有得到重视。萨特的哲学是在现象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存在与虚无》中,他通过现象将存在与意识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