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m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金岳霖先生的说法,“治哲学总会到一说不得的阶段”(《金岳霖学术论文选》第339页)。现代哲学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即使到了这个阶段,人类的思维也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它要求有一种全新的超脱,这种超脱就是要把那些“说不得”的东西“说”出来,寻求一种与对象齐一的、身心自由的感受。对“转识成智”的探讨可说就是这种追求的内容之一。“转识成智”说最先由佛家瑜伽行派明确提出,本文依此对佛家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作一综合性考察。从考察中来分析“转识成智”在唯识学中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并联系唯识宗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从承继佛家慧命、解决“转识成智”难题的角度对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缘由作出解释。同时就它对中国传统哲学和当代哲学的影响作一比较分析。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引论”,主要就本文写作的背景、写作目的、写作所依的材料及取得的成果作出说明。在这章中,通过对当代哲学的简要回顾提出自己以“转识成智”为研究主题的原因,并对以往研究者取得的成就及研究现状作了交待。根据以往研究者的经验,介绍了自己所做的工作,论文写作所依据的材料和取得的成果。从本文的写作目的中可以看出现今对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唯识学‘转识成智’传入的理论背景”。本章对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提出的历史及其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就玄奘去印度取经的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作了说明。以往都是以解决“心性”和“佛性”问题来论说玄奘的西行行为的。在这里我将他的取经行为直接与“转识成智”联系起来;他是为了解决“转识成智”问题而去西天取经的。认为中国哲学经过先秦诸子学及魏晋玄学的发展后,进入到了一种新的发展境界,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印度传来的佛教影响最为强烈,印度佛学的各种宗派在中国都能找到其对应的代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玄奘法师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游历天竺十七年,取回真经。法师在印土游历,以专攻唯识宗著名,并认为从瑜伽行派的理论中找到了他想要的解决中国佛学争论的诸多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唯识学的“转识成智”及其相关理论。文章通过对法师出国前国内佛教界对“一分无性说”、本有始有关系问题、佛性寂觉问题、修行问题等的考察,得出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息息相关,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成佛的“转识成智”问题。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第四和第五章,讨论唯识学“转识成智”理论的必要性、可能性 和现实性。 第三章“转识成智何以必要”主要讨论识转的必要性问题。通过对唯识学识的结构与 分类、识与三性三无性关系、识与四智、识与真如的关系等唯识学没基本内容的考察分析, 认为从唯识学的认知体系中来看,“识”无始以来就是与烦恼无明结合、是染狰皆依的, 清净无漏的种子只不过是依附于赖耶妄识的,只有杂染成分转弃之后才能显出、才能成佛 与超然于俗世之上。在这里,“识”一开始就被定义为要转的内容,唯识学的整个学说, 正是围绕着识的“转”来展开的,如果识不转,清净无漏智将不可得,唯识学的所有理论 也将无从谈起,这是唯识学建构其理论的必需。 第四章“转识成智何以可能”主要讨论识转的可能性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及实践上对 识转的可能性作出了说明。从理论上来说,唯识学提出的“种子学说”使识能在诸缘的助 伴之下,逐渐地转染趋趴 达至四智相应心品的净慧。从实践上来看,唯识学提出了其修 习的五位说,使“转识成智”在他这里成了一个可以跟踪、模仿的过程,通过五位三大阿 僧抵的修习,达至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果位。 第五章“转识成智的实现”以佛家因明证宗的过程为实例,对唯识学“转识成智”的 过程作一类比性说明。强调了因明涪唯识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因明的知识论因素。 在唯识学中,“转识成智”被描述为一个须经过三大阿僧抵劫才能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 虽然有种子熏习及修习五位上的保证,但其明晰的、可操作的程序却是模糊的,通过对因 明证宗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得知唯识学这个“转识成智”的过程是可以实现的。 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唯识学的‘转识成智’理论与冯契先生的智慧说”,就唯识学“转 识成智”理论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作一简要说明,主要以冯契先生的智慧说为代表来看 中国当代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回应。冯契先生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史的梳理,认为中国 哲学在对智慧的追求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冯契先生继承了中国哲学注重智慧问题的传统,一 在新时代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智慧说。他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把“转识成智”看作 是一个可以实现的过程,并从理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面
中药材质量分析信息处理方法研究近年来正成为化学、生物及药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仪器分析等辅助实验手段的发展和推动,中药组成及药效数据急剧扩增
<正> ~~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是无法取代的财富。设立世界遗产,是为了对其加强保护,使其得以永久传世,让其更好的发挥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力量的成长以及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民意已经逐步走向了中外关系的前台。中国民意对中外关系的影响、中国民意在中外关系演变中的角色和地位,逐步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当前,柬埔寨王国政府和教育、青年与体育部已拟定行政战略改革计划。所以,研究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问题对于指导我国教
第一部分 NMDA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对慢性吗啡处理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及戒断体征的影响 目的 通过测评NMDA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Dizocilpine,MK-801)对慢性吗啡处理大鼠条件
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有独立思想,并深刻理解中西方文明普遍价值的杰出思想家。但是,作为文学家的林语堂,在学术界被人广泛熟知,作为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林
本文分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助银行的概念描述,将传统的概念扩展为利用银行卡的物理性质提供账户资金转移及附加服务的设备和系统。 第二部分以商业银行所面临的
本文主要从生命美学的观点出发,结合我国课程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对课程审美化的本质内涵,课程审美化的特性以及一种课程审美形态——课程和谐美的本质及其建构问题加以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