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双源CT肾灌注成像在评估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价值,寻求可以评估主动脉夹层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无创性检查,和可以早期反映主动脉夹层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指标。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本院心血管外科确诊并且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人,女性6人,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6.87±9.52)岁,心率(84.16±6.37)次/分,收缩压(137.25±25.21)mm Hg,发病时间(21.46±11.21)小时,排除标准:1临床慢性肾脏病史及肾脏肿瘤病史,2临床糖尿病病史,3发病时间大于48小时,4既往心脏手术史,5既往冠心病史、心衰史以及心源性休克病史,患者满足以上任意1项即排除。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小时及术后1小时抽血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LEITD)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根据术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0.90mg/L为正常值,将患者分为血清胱抑素C升高组(A组)和血清胱抑素C未升高组(B组),其中A组12人,B组8人。术前当日行双源CT经肾门层面行肾灌注扫描,扫描条件120kv,30m As,准值器厚度2.5mm,层厚10mm,矩阵64X64,视野380mm,旋转时间1s,扫描间隔1s,扫描周期1s,注入对比剂后延迟10-15s后开始扫描,共扫描15个周期,每个受检者获得15副选定层面的动态增强图像,经后处理系统获取患者两侧肾皮质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并计算得到患者两侧的肾灌注值,取两侧肾灌注值平均值作为该患者的肾灌注值。分别以术前1小时、术后1小时、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为时间点持续监测患者血肌酐水平,根据KDIGO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对比患者48小时内血肌酐升高情况,判定患者是否发生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并将所有患者分为肾损伤组(AKI组)和非肾损伤组(NAKI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BMI指数、术中输红细胞量、体外循环总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作为一般资料,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两样本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情况进行分析。根据KDIGO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将患者血肌酐指标分为0期(无肾损伤)、1期、2期、3期四组,将血清胱抑素C的A、B两组数据与血肌酐的0期、1期、2期和3期四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进行线性趋势检验。将所有患者术前1小时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CT肾灌注值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CT肾灌注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年龄(P=0.015);性别(P=0.055);发病时间(P=0.255);BMI指数(P=0.075),术中相关因素统计:术中输红细胞量(P=0.015);体外循环转流总时间(P=0.005);主动脉阻断时间(P=0.025);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05),两组患者间,性别、发病时间和BMI指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年龄、术中输红细胞量、体外循环转流总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所有入组患者术后血胱抑素C指标及48小时内血肌酐升高水平,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术后血胱抑素C指标及48小时内血肌酐升高水平相关性,得出χ2=13.23,v=3,P<0.005,并通过分解得出线性回归分量χ2回归=11.29,v回归=1,P<0.005,偏离线性回归分量χ2偏离=1.93,v偏离=2,P>0.05,术前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术前当日CT肾灌注指标相关系数rs=-0.958,n=20,P<0.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由血流动力学异常而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早期即出现增高。术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术后血肌酐升高水平均有相关性。统计线性回归分量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偏离线性回归分量,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升高值不只是存在相关关系,而且是为线性相关。血清胱抑素C可以作为提示急性主动脉夹层肾损伤的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患者术前血清胱抑素C与肾灌注值存在相关性,且呈现高度负相关性,即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越高,说明患者肾损伤情况越严重,肾灌注水平越低,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越明显。肾灌注成像提示主动脉夹层患者TDC曲线呈峰值延迟表现,部分患者峰值出现降低,说明CT肾灌注扫描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肾损害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