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民族精神培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全局,关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直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者,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群体和重点对象。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阐释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阐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导,回顾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历史发展,考察国外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状况,分析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现实情况,探究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由导论和六章组成。导论:阐述论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阐明论题的研究现状,明确论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所在。第一章: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指南。首先,对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分析阐释;其次,阐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南。第二章: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历史考察与国外借鉴。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在实践中得出的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经验;通过分析国外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提出我国开展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启示。第三章: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首先,阐述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其次,指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剖析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时代境遇与先进理念。首先,分析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时代境遇,阐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和文化多元化、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次,提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先进理念,坚持以青少年为本、贴近青少年生活、坚持组织推进、提供机制保障。第五章: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目标任务与基本原则。首先,明确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目标任务,阐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目标,即引导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青少年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提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任务,即强化当代青少年国家意识、深化当代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促进当代青少年全面发展。其次,提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民族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第六章: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首先,阐明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各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其次,提出当代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注重实践体验环节、解决青少年的实际问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