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及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等众多不利因素,正处于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由高速转中高速、依靠要素增长变技术推动和集约型发展、重数量变重质量、传统过剩向新兴拓展的新常态。而国外众多发达国家通过部署一系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功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和经济改革中抢占了先机。无论在质量、效益、能耗,还是动力和活力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着传统行业不可比拟的优点。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培育经济上新的引擎,是我国经济走向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研究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谋划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路径,对于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布局、成就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长春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通过国内外文献的阅读,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确立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归纳出影响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五项因素,包括产业基础条件、需求及潜力、技术创新、政府作用和产业组织结构。然后构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和包含15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调研、统计和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长春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六大产业的竞争力排名及各产业的优劣势对比。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分层推进、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初步的展望。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分析和评价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大小,深入了解长春市六大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为政策制定者谋划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支持。同时,通过本研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瓶颈,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视角新颖。本文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研究,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六大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可以弥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2)研究对象新颖。以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上,对于单独某个城市的竞争力评价研究非常少,而针对长春市的研究更是没有。本文对长春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研究,能够为管理者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理论依据;(3)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并没有采用一般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而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设计了全新的评价模型。同时,在指标的设计上涵盖了结果和原因两个层面,以及趋势性指标,以期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更加精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应用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参照组(40例,给予临
贵冶二期转炉渣选矿是配合贵冶二期达到20万t/a铜规模的设计项目。由于转炉吹炼的冰铜品位逐年提高及富氧吹炼工艺的应用,转炉渣的铜含量和物相组成均发生很大变化,针对这种情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中国加入WTO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开始,
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越来越趋近成熟,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利水电工程以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作为学习的主体,
本文提出了一个自洽的逻辑,全面地分析了东亚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市场的不完备,具有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政府可以通过与企业家(以及其他经济主体)之
采用分段真空烧结和化学分析等研究了纳米Ti(CN)基金属陶瓷压坯在烧结过程中的收缩行为、化学成分和性能的演变。实验表明:纳米混合料的压坯在低温下由于压制应力释放和剧烈的还
目的探究多科室协同护理模式对肥胖伴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6例肥胖伴GDM孕妇,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33例)与护理组(33例).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干
大量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报告指出其对经济增长的意义重大,且东道国积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的经济、技术、对外贸易等方面产生了综合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
全球化背景下,极具包容性的中华民族不断接受着全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西方文化自从改革开放后栽中国的普及,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其中包括生活中的
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当中,教学环节衔接性的设计不够明确,各个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