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具有发展花卉产业的种质资源、气候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悠久的花文化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花卉产业,不仅可以美化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动相关产业的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业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花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江苏省花卉种植面积达54万亩,居全国第二,其中,观赏苗木11亿株,盆栽花卉1亿盆,鲜切花1.5亿支,商品盆景60万盆,草坪草3千万平米。2003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达到645万亩,江苏省的种植面积为75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伴随着花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江苏省的花卉销售也屡创新高。2003年江苏省花卉销售额为353.1亿元,高居全国榜首。然而,目前我国花卉行业市场效益并不高,花卉本身的性质是鲜活、不易久存的,需要快速便捷的流通以到达消费者手中,流通和交易所用的时间越长,耗损就越高,价值就越低。农户由于其信息的闭塞,组织能力比较低,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而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则是连接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花卉流通市场的运转效率,是农村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研究花卉市场中介组织对于农户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影响到花卉流通市场的运转效率。而目前我国花卉流通市场的形态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比较落后,市场交易的方式是协议成交,也就是对手成交,这样形成的价格比重较小,而且由于成交分散,导致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时间延长和交易成本增加。而我国花卉流通市场的形态有其存在的现实原因,因此,探索和识别花卉流通市场形态的现状,并找出影响花卉市场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对我国花卉市场体系建设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江苏省花卉行业的生产户与流通市场为实证对象,针对假设模型,同时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套适合本研究的调查方案与问卷,以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的花卉种植户和流通市场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对调查方案与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进而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与回归模型,验证了花卉市场流通效率假设模型中的各项假设,并对影响花卉市场流通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本文在结合江苏省花卉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理想的江苏省花卉流通市场管理模式,为促进江苏省花卉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发展思路。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与研究背景,并明确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所在;介绍本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明确研究目的,并就本文的研究框架进行大致的描述。第二章: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本章从产业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管理学等方面对市场中介组织的含义进行界定,并对市场流通理论及其效率理论进行回顾,在吸收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分析花卉市场流通体制,农产品市场组织形态的演进及交易方式的变化。第三章:江苏省花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本章用官方统计数据对江苏省花卉生产规模、花卉品种结构、花卉地区结构、生产组织形式、从业人员、出口创汇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试图寻找影响生产发展的因素;本章还总结了江苏省花卉生产存在的问题,例如开发创新能力不强,花卉整体质量偏低,科研投资力度小等。第四章:江苏花卉流通市场现状分析。本章对江苏省花卉销售渠道类型、花卉市场类型进行了总结分类,并对江苏省花卉交易方式、交易主体在市场流通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消费市场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指出了江苏省花卉市场存在花卉市场建设过快、产业运行机制不完善、市场和服务功能不完善、流通体系不健全等等问题。第五章:江苏省花卉流通市场中介组织研究。花卉流通中介可以有效提高花卉交易市场流通效率。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对影响农户选择中介组织形式的因素进行实证,实证研究发现种植花卉农户的技术需求程度、价格信息需求程度、对待风险的态度、和花农户的个人特征对于花农户选择中介组织形式有显著的影响,决定着花农户的行为选择。第六章:江苏省花卉市场流通效率研究。根据影响花卉流通市场效率因素,提出了花卉市场流通效率假设模型,通过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方案与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然后对调查数据重新整理,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检验假设模型中各个效率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正确性。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总结得出三个研究结论:江苏省花卉交易成本决定着花卉交易的方式;花卉流通市场中介组织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加强花卉市场的物流建设与协调成员之间的合作。并依据研究结论,针对江苏省花卉产业生产、市场流通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