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在社区医院急救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p84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除了正确的胸外按压外,还应该尽早给予有效的气道开放手段。气管插管是能真正达到有效通气、维持呼吸道通畅、达到气道开放的“金措施”。但是气管插管是一项有创伤的操作,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一旦操作不慎,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基层医院,尤其是社区医院,囿于其所掌握急救技能的局限性,普及推广气管插管技术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基层医院在现场急救中采用面罩+简易呼吸罩的通气方式,但该通气方式气道开放效果不确定,容易出现漏气、反流误吸等并发症,从而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喉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是由英国人Brain于1981年依据人体喉部解剖形态设计发明,是一种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的新型声门以上气道开放装置[1,2]。喉罩可迅速开放气道而获得有效通气。目前在国内医院主要应用于全麻术前、术中呼吸道的管理和困难插管病人的人工气道维护。其喉罩通气技术在社区医院急救中运用的研究尚缺乏。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上海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应用推广项目立项项目“喉罩与股静脉穿刺技术在社区急救中的应用与推广”下进行了喉罩在社区医院急救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喉罩在社区医院急救复苏中的操作要领、通气效果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等,初步评估喉罩通气在社区医院急救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目的】通过对社区医院医务人员关于喉罩通气技术相关培训,使其完全掌握喉罩通气技术。然后将喉罩通气技术运用至社区急救中,观察喉罩通气在社区医院急救复苏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纳入对象选择168名无气管插管和喉罩使用经验的2家社区医院医护工作者,通过喉罩使用技能培训,人体模型上操作,直至完全熟练掌握。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期间2家社区医院突发心跳骤停、呼吸停止或出现叹息样呼吸的患者61例。心搏骤停诊断标准:患者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或心音消失,并经心电图证实心脏停搏、室颤、无脉性电活动。排除标准:有严重外伤而无法用手法达到气道开放者;恶性肿瘤晚期、恶病质患者;心跳呼吸停止30min以上者;有口咽部病理性改变、有气管切开史及呕血、误吸者。本研究得到相关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和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2.分组入选患者根据其就诊日期奇偶随机分为两组,日期为奇数的分为喉罩组,日期为偶数的分为面罩组。喉罩组:采用双管喉罩+简易呼吸囊通气进行现场急救通气,共31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3-90岁,平均71.7±11.1岁。面罩组:采用面罩+简易呼吸囊通气,共30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5-92岁,平均73.5±9.3岁。3.复苏参数喉罩或面罩连接简易呼吸囊,氧气流量6~8l/min,氧浓度近100%,潮气量8~10ml/kg,通气频率10次/min。4.复苏方法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立即按照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颁布的成人心肺复苏指南给予正确有效的胸外按压,对需要除颤患者予以积极且及时的电击除颤处理。并且给予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多巴胺、碳酸氢钠等心肺复苏药物,剂量、用法两组无差异。进行持续心电、脉搏及氧饱和度监测。两组复苏成功后的患者均转至我院急诊科再行气管内插管处理。5.观察指标(1)喉罩组喉罩一次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次数。(2)气道开放时间:指喉罩置入/扣面罩成功,接简易呼吸囊后能顺畅并达到有效通气的时间。(3)自主循环恢复指标:喉罩置入/扣面罩后5min(t1)、喉罩置入/扣面罩后10min(t2)、喉罩置入/扣面罩后20min(t3)三个时间点的spo2。(4)心肺复苏成功例数:心肺复苏30min后心肺复苏成功例数。心肺复苏成功标准:(1)患者恢复自主心跳;(2)颜面部、唇部颜色由紫绀变成红润;(3)患者出现自主呼吸规则或不规则呼吸、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大于90%;(4)瞳孔由大变小,并存在对光反应或是有眼球活动。(5)动脉血标本血气(ph、po2、pco2)、乳酸及血糖监测。(6)不良反应:面罩不良反应包括胃扩张、腹胀、呕吐、面部压伤、漏气等;喉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呼吸道出血、喉痉挛、喉头水肿、漏气等。6.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各时点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不符合卡方检验条件的釆用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气道开放时间:喉罩组一次置入成功率93.5%;有2例患者经2次喉罩置入成功;喉罩组气道开放完成平均时间为(29.84±5.15s),面罩组气道开放完成平均时间为(10.20±3.22s),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效果比较:喉罩组患者在5min,10min,20min三个时间点SpO2>90%的例数均显著高于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喉罩复苏效果优于面罩组。4.心肺复苏成功例数:在30min时间点喉罩组心肺复苏成功例数为14例(45.2%),面罩组心肺复苏成功例数为6例(20%),喉罩组优于面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两组复苏成功的患者心肺复苏前及复苏后30min时动脉血气(PH,PCO2)、乳酸及血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脉血气分析中PO2喉罩组差值(40.7)mmHg大于面罩组(32.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喉罩组有3例出现腹胀(9.7%),1例出现胃食管反流(3.2%),5例出现气道漏气(16.1%),面罩组患者有10例出现胃膨胀(33.3%),7例患者出现胃内容物误吸(23.3%),14例患者出现气道漏气(46.7%)。面罩组患者的胃膨胀发生率、胃内容物误吸率及气道漏气率均明显高于喉罩组(P 0.05)。【结论】在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开放气道时,喉罩组患者在5min,10min,20min三个时间点SpO2>90%的例数、30min时间点心肺复苏成功例数均明显高于面罩组(P<0.05);不良反应(胃膨胀发生率、胃内容物误吸率及气道漏气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面罩组(P<0.05);但操作时间明显长于面罩组(P<0.05)。对于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患者,喉罩的通气效果较好,能有效开放患者气道,安全性高,值得在社区医院急救时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正>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和稳健发展。随着外资银行的进驻和争先开办人民币业务,竞相在金融领域拓展个人信贷业务,使得国内金融市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不同成分的尼龙12(PA12)与聚苯乙烯(PS)复合粉末,对其进行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成形制件,研究了PA12/PS复合粉末的成分对成形件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及断口
文章从假设乡城迁移是农户家庭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调整家庭劳动在城乡间的配置、追求家庭预期净收益最大化的行为出发,建立了农户净收益最大化乡城迁移模型,根据模型把乡
建立了食品包装纸中矿物油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正己烷∶乙醇(v/v,1∶1)为提取溶剂,对浸泡法、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三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提取液经硝酸银
教师看似只是讲讲、听听、发试卷、布置作业,隐藏在背后的是丰富的知识、看不见的计划以及后台的准备。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把一切有利于学生作为决策的基点。《教师应该做到
对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姜黄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对1992-2012年CNKI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字为"姜黄素"和/或"类风湿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用夹闭左肺门45 min后放开的方法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
针对桥梁工程软弱地基施工处理,首先概述了软弱地基的特性及处理软弱地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在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软弱地基施工处理措施以及软弱地基处理观测试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