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口竞争力仍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地位的战略问题,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贸易自由化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上,发现进口贸易尤其是进口中间品贸易的发展是贸易自由化影响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渠道,研发补贴是政府干预研发创新活动的方式。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贸易自由化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者目前尚未明确贸易自由化影响出口竞争力的路径,针对政府研发补贴的作用效果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基于此,本文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并以制造业为研究主体,将政府研发补贴和进口中间品分别作为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本文首先阐述了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其次,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贸易自由化、进口中间品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以及政府研发补贴对进口中间品与出口竞争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假设。在实证方面,本文从行业层面探索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利用2010-2016年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贸易自由化显著负向影响出口竞争力,说明贸易自由化加深带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削弱了贸易自由化的正向作用;(2)贸易自由化显著正向影响进口中间品,说明贸易自由化带动进口中间品贸易的发展;但进口中间品并未正向作用于出口竞争力,表明企业存在过分依赖进口贸易,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3)政府研发补贴负向调节中间品进口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说明政府研发补贴可能挤占部分研发投入,科技水平的缓慢进步无法带来竞争力的提高。综上分析,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即在政府研发补贴的负向调节下,贸易自由化通过进口中间品显著作用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完善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贸易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和贸易自由化进程,鼓励优质企业参与对外贸易;另一方面,企业应注重进口中间品贸易,合理利用政府研发补贴政策,提升技术外溢效果以及自主创新能力,避免过分依赖进口贸易。
本文首先阐述了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其次,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贸易自由化、进口中间品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以及政府研发补贴对进口中间品与出口竞争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假设。在实证方面,本文从行业层面探索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利用2010-2016年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贸易自由化显著负向影响出口竞争力,说明贸易自由化加深带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削弱了贸易自由化的正向作用;(2)贸易自由化显著正向影响进口中间品,说明贸易自由化带动进口中间品贸易的发展;但进口中间品并未正向作用于出口竞争力,表明企业存在过分依赖进口贸易,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3)政府研发补贴负向调节中间品进口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说明政府研发补贴可能挤占部分研发投入,科技水平的缓慢进步无法带来竞争力的提高。综上分析,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即在政府研发补贴的负向调节下,贸易自由化通过进口中间品显著作用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完善政府研发补贴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贸易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和贸易自由化进程,鼓励优质企业参与对外贸易;另一方面,企业应注重进口中间品贸易,合理利用政府研发补贴政策,提升技术外溢效果以及自主创新能力,避免过分依赖进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