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集团式企业,这些企业的出现导致了内部资本市场的产生。内部资本市场依靠内部交易在缓解融资压力,降低交易费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集团利用这些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本文以内部交易为切入点,深层次剖析存在于内部资本市场中的盈余管理行为。论文首先对内部资本市场和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综合评述。然后,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炼以及归纳出内部资本市场盈余管理的内涵和特点,从而为全文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本文结合内部资本市场盈余管理的含义和特点,从其内在动因和外在条件两个维度对该行为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本文提出融资约束、避税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是其存在的内在动因;金字塔控股结构和会计制度的不健全是其产生的外在条件。随之,论文分析了在内部资本市场中盈余管理行为实施的方法以及该行为对集团企业造成的影响。文章指出内部资本市场交易是实施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方式,主要有:内部产品交易、内部租赁、内部借贷、内部担保、内部资产与股权转让、内部费用收取与分摊等。同时也指出该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会降低企业整体价值,使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下降。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量化内部资本市场盈余管理度,对影响该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内部资本市场盈余管理与避税、控股股东控制权和两权分离程度都显著正相关,与外部融资约束正相关但并不显著。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本文认为避税、控股股东控制权、两权分离程度,这三大因素对内部资本市场盈余管理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理论研究表明股利支付率同样对内部资本市场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但是这一结论却未得到实证验证,笔者认为我国股利支付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这一实证结果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文章分别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改善信息披露制度三个方面提出相应规范对策,以减少或消除内部资本市场盈余管理行为对集团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