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和文化是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假如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的话,那么政治好比是骨骼,经济如同血肉,文化则是灵魂。这个比喻形象的说明了社会要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就是农民要富裕起来。由于农村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均,走发展经济一条路是无法整体富裕起来的,最终必将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在新时期、新情况下,开展农村文化扶贫,走农村文化扶贫发展道路,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把文化致富之苗植入到广大农民的头脑中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扶贫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文化扶贫的过程中必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各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在文化扶贫中遇到的问题,全面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把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才能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江西是一个农业、文化大省。然而,江西虽然是文化大省,但并不是文化强省。江西地处我国南方内陆,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上同各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由于经济落后势必会影响农村文化发展,反过来文化跟不上又阻碍经济发展,如此恶性循环,影响整个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视野下,从江西贫困山区“文化扶贫”的角度去研究农村“文化扶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扶贫”对贫困人群生活状况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剖析,试图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和积极意义的建议。本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谈影响与作用,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村“文化扶贫”的必要性。从“文化扶贫”对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出发,总结了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谈现状与问题,也就是介绍和总结了多年来,江西对发展农村“文化扶贫”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一些有示范意义的经验探索和存在的不足。比如江西开创的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就是比较成功的举措。在肯定了江西农村“文化扶贫”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还着重探索和研究了江西目前在农村“文化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薄弱、配套资金到位晚或不足,资金分配结构失衡、文化队伍不稳定,乡村社会互动不足、农村“文化扶贫”机制不顺、不活等。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探讨的是江西农村“文化扶贫”发展的选择性,从各个角度思考相应的对策,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