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本研究收集北京体育大学一、二级篮球裁判员在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春季篮球联赛中比赛时间构成、移动步数、心率指标等数据。分析裁判员在比赛中的负荷量、负荷强度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收集北京体育大学一、二级篮球裁判员在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春季篮球联赛中比赛时间构成、移动步数、心率指标等数据。分析裁判员在比赛中的负荷量、负荷强度特征,为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员体能训练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研究对象与方法:本论文以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校春季篮球联赛八强赛的7场比赛中的15名裁判员为研究对象,裁判员平均年龄24±1.76岁,安静时心率平均为58.30±2.54次/分。受试裁判员均有丰富的学校篮球联赛临场执裁经验,平均每人执法校联赛次数为20.07±11.54,尽可能保障裁判员在临场实验过程中的稳定性,尽可能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视频分析记录比赛的平均时间构成,使用计步器记录裁判员在比赛中的移动步数,使用心率表(Polar ProTrainer5芬兰)记录裁判员在比赛中的心率指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收集,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M±SD)表示。研究结果:1.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联赛八强赛一场比赛总持续时间达到80分钟,一节比赛平均持续17分钟。2.裁判员在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联赛八强赛中的移动步数为3963.29±485.35步,平均每分钟移动步数为50.05±5.32步。3.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春季篮球联赛八强赛临场比赛时裁判员的平均最大心率指标为167.30±10.02次/分。4.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春季篮球联赛八强赛临场比赛时裁判员的平均心率指标为134.38±6.27次/分。5. Karvone公式法计算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春季篮球联赛八强赛临场比赛时裁判员在比赛中的最大运动强度为79.10±7.10%;平均运动强度为55.22±5.02%。6.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平均心率和平均运动强度随着比赛的进行出现逐节降低的情况;全场比赛最大心率和最大运动强度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7.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员临场比赛运动能力的基础是有氧能力,而无氧能力则是裁判员运动能力提高的关键。8.北京体育大学篮球裁判员有氧能力训练以持续和间歇训练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裁判员临场比赛时平均心率监控有氧训练的练习负荷;裁判员临场比赛时最大心率监控无氧训练的练习负荷。
其他文献
高位挡拆战术是篮球运动中常用的战术,也是一种2至3人配合的非常有效的战术。2013年男篮欧锦赛上,四强球队都大量运用了高位挡拆战术,运用的时机、掩护质量、战术效果等方面
对于现在的高水平排球比赛来说,不断增快的球速和变化莫测的战术打法,促使比赛对抗更加激烈、攻防转换节奏加快,迫使技术革新的攻防两重性趋向愈加明显。激烈的比赛对抗对球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对外援提高我国排球甲A球队技战术水平的作用进行研究,找出我国排球运动员与外援的差距和外援对我国排球运动员技战术和思想作风提高的地方,并探索引进外援的不利因素。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对甲A球队队员、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2013—2014赛季全国排球联赛的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外援的到来丰富了球
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依赖于全国各地排球运动的发展,北京男排曾向国家队输送过一大批人才,北京男排的发展支撑着我国排球的进步。自全国男排联赛创办后,北京男排绝大多数都处
山东男篮是一支活跃在我国篮坛的劲旅,在早期的CBA职业联赛中成绩优异,但是随着巩晓斌、纪敏尚、鞠维松等一批球员的相继退役,山东男篮进入了新老交替的艰难时期。随后的14年中,
通过阅读文献选择相关的身体素质指标、心理指标,运用专家调查法筛选出有效的指标后,对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2013级排球普修课篮球、网球、乒乓球、足球专项共计72名学生进行
奥运会男篮比赛是世界顶级篮球赛事之一,集12支世界强队进行比赛对决,西班牙男篮获得第29届奥运会和第30年奥运会的亚军,成绩让世界侧目,其成功的背后是其依靠的是整体坚固的
2007年1月15日,99周岁的薄一波同志去世了按山西民间习俗,老人恰好虚岁满百 百年人生,跨越两个世纪经风雨雪霜,历战火纷飞,赴汤蹈火创立人民共和国,殚精竭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功勋不可磨灭,其丰碑永存人心他的逝世,对国家和人民,无疑是重大损失;而他自己,在人生谢幕之时,应是一派从容 1908年2月6日,薄一波出生在晋北定襄县蒋村1922年,考进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从此,开始接受五四运动新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中攻防对抗激烈,攻防转换速度快,阵地进攻基础配合已成为世界高水平篮球队主要的进攻得分手段,因此深入研究世界高水平篮球队进攻基础配合的运用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与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第29届与第30届奥运会中国队进攻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队在第29届与第30届奥运会上的进攻战术特征进行对比,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