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发展对一个人的起码要求。在人的品德发展中,小学时期是一个关键时期,小学阶段是培养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而家庭教育方式又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如果家长能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在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上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家长采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就会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容易使其养成不良的品德行为习惯。因此,认识到家庭教育方式的重要性,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实施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全面认识家庭教育入手,探讨了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抽样调查,重点分析了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结合调查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要加强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怎样才能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建议。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小学生品德心理研究的成果表明,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家庭教育在培养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家庭教育方式的正确与否,则对家庭教育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第二部分,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调查及分析。通过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小学生接受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即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的比例不到一半;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中,以粗暴型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居多。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是不同的;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中出现一些缺陷。家庭教育方式在对小学生自觉爱护公共卫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觉遵守纪律、勤做家务等方面品德行为习惯的影响最大。 第三部分,结合调查情况分析,提出了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建议。包括:要在家庭中加强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要对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科学的认识;家庭中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关键是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家长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