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创造、乐于创造——5-6岁幼儿创造性律动教学的探索性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大力提倡创造教育的今天,幼儿教师面对以发展幼儿创造力为宗旨的新教育观,在开展创造性韵律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对幼儿能力结构、教学目标结构、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模糊,因而存在“到底应该怎样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创造性律动能力有效发展”的困难。   本研究通过前期的文献梳理,在前人对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整理出了关于创造性律动的“关键概念体系”。   为了验证该整理出的关键概念体系,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扎根于幼儿园中一个班级,与该班级的一位老师结成合作伙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设计——   执教——观察——反思——再设计的“循环研究”过程。在经历了:动作造型多样性、动作的随乐性、动作与他人的协调性、动作模型化、动作与物体的协调性这样的“律动元素层层累加”的几个阶段之后,该班级幼儿的创造性律动能力一次又一次地不断达到了期望的水平,因而证实了“关键概念体系”在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执行和评估工作方面是比较有效的。   除此而外,研究还发现:激发幼儿的创作动机、培养幼儿共同学习的能力也是幼儿学会创造并快乐创造、享受创造的重要保障条件。   最后,本研究从幼儿园课程设置以及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创造性律动这一领域的后续研究有所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培养大量实用型建筑人才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这种变化,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知识
滑铁卢大学和Sunnybroo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新技术,使用人工智能(AI)来辅助早期的黑色素瘤皮肤癌检测。该技术采用机器学习软件分析皮肤损伤的图像,并为医生提供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