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成都市锦城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对公园现场进行大量的探索调研的基础上,运用POE使用后评价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尝试构建一套适用于锦城湖湿地公园的评价体系,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锦城湖湿地公园的使用后评价研究,也希望根据此次研究为其他相同类型的城市公园提供一定的建设意见参考,在未来使城市湿地公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了解到了来园游客的基本信息,锦城湖湿地公园中的游客大多是距离公园1km左右的居民,中老年人群所占来园游客的比例最大,上午与晚上是锦城湖湿地公园游客最多的时候,大部分游客几乎每天都会来公园进行游园活动,在公园中人们进行最多的活动是散步,人们最喜欢的湖区是2号湖区。锦城湖湿地公园为周围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场所。通过行为调查分析,归纳出了公园的活动群体可按年龄段分为少年儿童、中青年、老年三个群体,其中少年儿童主要进行的活动有户外研学、户外拓展、篮球训练、玩耍、戏水、科普活动等行为活动;中青年主要进行的活动有散步、跑步、独坐、聊天、亲子活动、骑行、野餐等活动;老年人主要进行的活动是健身、休憩、散步、看报、喝茶、聊天、太极拳等活动。将观察到的29种活动归纳为了科普教育活动、运动健身活动、亲水活动、休憩活动这四大类活动。科普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园区的少年宫、科普知识牌区域;运动健身主要发生在健身设备区域、园路跑道、硬质广场区域;亲水活动主要发生在湖边以及一些小湿地斑块区域;游憩活动几乎出现在园区的各处。运用AHP层次法的相关理论建立起了锦城湖湿地公园使用后评价因素集,形成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层共33个指标因子,并计算出了所有指标因子的重要度权重值。其中准则层5个指标的权重值排名为:生态保护(B2)0.4574>景观美学(B1)0.2174>功能分区(B5)0.1493>科教文化(B3)0.1136>运营管理(B4)0.0622。指标层中排名前5的因子总权重为:水质水量(C7)0.1691>空气质量(C10)0.0789>整体氛围美感营造(C6)0.0620>动物多样性(C9)0.0569>科教场所(C14)0.0557。通过李克特量表法计算出了游客满意度值其中准则层5个指标的满意度排名为:生态保护(B2)3.59>功能分区(B5)3.59>运营管理(B4)3.57>科教文化(B3)3.44>景观美学(B1)3.37。指标层排名前五的因子为:亲水游玩区(C28)3.76>运动区(C26)3.69>空气质量(C10)3.68>动物多样性(C9)3.67>游憩休闲区(C27)3.64。通过四分图模型法对满意度、重要度权重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位于优势区A区有9个因子:水体景观美学营造(3.58,0.0538)、整体氛围美感营造(3.56,0.062)、水质水量(3.61,0.1691)、动物多样性(3.67,0.05)、空气质量(3.68,0.0789)、湿地水域的连续性(3.63,0.0377)、整体卫生环境表现(3.63,0.0542)、游憩休闲区(3.64,0.0396)、亲水游玩区(3.76,0.0405)。位于修补区B区的有4个因子:植物景观美学营造(3.1,0.0434)、植物丰富度(3.28,0.0382)、科教场所(3.4,0.0557)、老年活动区(3.43,0.0369)。位于机会区C区有6个因子:建筑美学营造(2.98,0.0243)、装置艺术景观小品设计(3.44,0.017)、科教宣传栏(3.42,0.0224)、指示牌标志(3.49,0.005)、物业人员素质(3.48,0.0031)、儿童游乐区(3.44,0.0138)。位于保持区D区有9个因子:地形地貌营造(3.54,0.0168)、与周边人工环境具有良好过渡(3.64,0.0224)、地方特色文化展示(3.54,0.354)、卫生场所设置(3.58,0.0169)、安保力量(3.57,0.008)、商品售卖(3.54,0.0044)、植被养护(3.64,0.01)、无障碍设施(3.62,0.0148)、运动区(3.69,0.0185)。针对以上调查方法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锦城湖湿地公园基本满足市民游人的使用需求,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在景观美学方面方面提出了提升植物景观造景美学设计的建议。在生态保护方面提出了景观自然生态化设计、完善水质监测的建议。在科教文化方面提出了公共设施方面提出增设教育科普基地、改良宣传栏与解说牌的建议。在运营管理方面提出了经济机制运行政策、转变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物业人员的专业性、增加零售点位设施、对腐蚀较严重的木栈桥进行修复、增加遮阳与避雨设施、增设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的建议。在功能分区方面提出了增加儿童、老人活动场所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