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数学学科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但目前关于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实施开展得还很不足,以致没能使探究性学习焕发出其应有的活力。因此深入研究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且研究如何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本文力图建立起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并寻找把探究性学习应用于实践的有效途径。首先,界定和分析了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所谓探究性学习,笼统地说,即是指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相对独立地作出科学发现或创造,包括由此而获得科学活动的实际体验和经验。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本研究还就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以及发现学习等几组相关概念作了辨析,以澄清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其次,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三个方面讨论了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紧接着,本文就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探究性问题作了分类与研究,通过探求其求解策略提出了实验探究、归纳探究、类比探究和演绎探究等多种方法,提倡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场所。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在指导探究性学习方面所做的实践与探索,详细介绍了“引导——自主探究”为模式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通过教学课例和大量的实例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步骤和该模式遵循的探究原则,提出了指导初中探究性学习的四条探究原则,即:主体性探究、民主性探究、反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