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酚类化合物、非挥发性化合物和挥发性化合物对葡萄酒的涩感、香气等感官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酚类化合物在葡萄酒中不稳定,容易在葡萄压碎或压榨时释放,且持续于整个酿酒过程。这些酚类化合物会与香气化合物相互作用,改变香气化合物的挥发性以及影响香气化合物的释放速率。本试验以赤霞珠葡萄酒的酚类化合物作为材料,研究其对不同香气属性化合物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HPLC-M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酚类化合物、非挥发性化合物和挥发性化合物对葡萄酒的涩感、香气等感官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酚类化合物在葡萄酒中不稳定,容易在葡萄压碎或压榨时释放,且持续于整个酿酒过程。这些酚类化合物会与香气化合物相互作用,改变香气化合物的挥发性以及影响香气化合物的释放速率。本试验以赤霞珠葡萄酒的酚类化合物作为材料,研究其对不同香气属性化合物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HPLC-M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激光粒度(DLS)对酚类化合物进行表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香气化合物,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酚类化合物和香气化合物互作机制。本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1、根据GC-MS的结果确定了“生青”、“果香”、“花香”以及“陈酿香”四类香气属性及其22种香气化合物的浓度。此外,在赤霞珠葡萄酒和分别含四类香气化合物的模拟酒体系中添加商业单宁后,确证了单宁对香气化合物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比较葡萄酒中分离的三种多酚组分(F1、F2和F3),发现F3的总酚和总黄烷醇含量高于F1、F2组分;F2组分中原花青素的%G和mDP 比F3组分中高:F3的粒径和多分散指数大于F1和F2组分,但分散性不如F1组分和F2组分。2、不同浓度的多酚组分对香气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多酚组分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香气化合物的释放。任一浓度的酚酸、单/低聚体、多聚体都会抑制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威士忌内酯和4-乙基苯酚的释放。当酚酸浓度低于葡萄酒中原酚酸浓度时,生青类化合物的释放受到明显抑制。酚酸和多聚体浓度为正常浓度的4倍时,抑制了果香类化合物的释放;但促进四种花香类化合物(β-香茅醇、橙花醇、β-大马士酮、香叶醇)的释放。此外,六种浓度梯度的单/低聚体可以促进β-香茅醇、橙花醇、β-大马士酮、香叶醇和生青类化合物的释放,抑制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和陈酿香类化合物的释放。3、不同反应时间对香气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对四类香气化合物影响程度依次为:花香类香气化合物>生青类香气化合物>果香类香气化合物>陈酿香类香气化合物。当溶液体系中同时存在三组多酚组分时,花香类香气化合物优先与多聚体结合,生青类香气化合物优先与酚酸和单/低聚体结合,果香类香气化合物优先与单/低聚体和多聚体结合。4、酚类化合物和香气化合物互作机制结果表明:表儿茶素能够与丁酸乙酯、玫瑰醚、威士忌内酯以及3-异丁基-2-甲氧基吡嗪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丁酸乙酯上的-H容易和表儿茶素上的-OH结合导致化学位移值右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表儿茶素和玫瑰醚混合后玫瑰醚双键周围的-H化学位移值减小,双键极性基团通过Π-Π共轭作用使得较远碳上的质子发生了变化,容易与氢的轨道重叠导致氢的振动减弱,从而使得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表儿茶素和威士忌内酯上的部分化学位移值都增加,向核磁低场移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强;表儿茶素和3-异丁基-2-甲氧基吡嗪化学位移值改变,表儿茶素和3-异丁基-2-甲氧基吡嗪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综上,研究酚类化合物对香气的影响,为葡萄酒的香气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后期葡萄酒加工过程中商业单宁的添加以及香气的调控奠定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空气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01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雾霾侵袭,雾霾被媒体大规模曝光并进入公众视野。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雾霾的成因、来源、污染物特征等,也有学者将感知和行为引入,深入剖析公众的风险感知、应对行为、支付意愿及其绿色消费的意愿等,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不断觉醒。同时,国家和环保部门也出台各项政策以应对雾霾,但雾霾的治理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管控,还需要公众参与。虽然已有大量文献研究
热电转换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技术,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相互转换。热电器件具有服役时间长、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无活动部件等优点,在特种电源和局域制冷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热电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主要取决于所用材料的热电性能,因此当前热电研究主要围绕提升材料热电性能展开。本文以中温区热电材料PbTe和Cu2-xS(x=0~0.25)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微结构设计提升其热电性能展开了相关研究
城市色彩作为体现城市面貌的第一视觉感知,在传达城市印象、城市文化内涵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的城市色彩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城市大量使用新材料,并且缺乏城市色彩规划意识,造成了色彩的同类化、城市色彩污染等问题,从而丢失了本身的城市特色。另一方面是一小部分城市基于自身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展开了一系列的城市色彩规划实践。例如苏州利用黑白灰的传统色彩为基调,彰显出“浓墨淡彩”的
仿生纳米类棘轮结构是一种由不对称的纳米阵列组成的类棘轮结构,其表面上有具有各向异性的倾斜纳米线阵列,这使得该表面具有定向运输物体的能力,例如:冷凝液滴的定向弹离(CMDSJ)。然而通过简便的方法构建一个具有不对称纳米结构的表面来实现冷凝液滴的定向运输仍然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纳米结构表面的机械性能是影响冷凝液滴定向运输的关键因素,结构表面的机械性能是经常被人们忽略的参数之一。在这里我们受到了大自然
随着科技的更新换代和农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实际需求的推动,各专业技术体系表现出强烈的整合、渗透、交融趋势,随之提出了生物农业的概念。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人们对农业的追求从仅仅提高粮食产量,逐渐发展成了提升产品健康水准,为此我国生物农业概念也从起初的种植业和农耕业,渐渐地发展到由新兴生物育种技术引导的现代化新农业,从此人们开始将各种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手段、方法、工具和设备应用在农业育种中。超声
黄土丘陵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该区治理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植被更新成功的关键在于种子的萌发能力,种子萌发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温度和水分是主要影响因素。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广泛分布,通过改变表层土壤水分状况成为影响种子萌发的又一重要因素。本文选取黄土丘陵区十四种乡土物种:猪毛蒿、茭蒿、铁杆蒿、大针茅、长芒草、香青兰、杠柳、白羊草、狗尾草、异叶败酱、菊叶委陵菜、亚麻、达乌里胡枝子和狼牙刺种
苦杏仁皮是苦杏仁的深黄色或红棕色的种皮,因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及膳食纤维等功能性成分而具有营养健康的特性,但目前苦杏仁皮主要被当作辅料添加在动物饲料中,或常被杏仁加工厂当作废物丢弃,缺乏对其有效利用,造成了苦杏仁皮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为了实现苦杏仁皮资源的综合利用,本研究通过将含有不同比例苦杏仁皮的面团经过醒发、焙烤制成面包,并采用超声处理改善面包的焙烤品质,探究苦杏仁皮添加量及超声处理对面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通信、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军事等领域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使用纳米技术,可以设计与制造出微观尺度下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机器(Nanomachine)。由于纳米机器体型微小,单个纳米机器难以实现复杂的任务,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纳米机器互相通信成为纳米级通信网络,从而提升纳米机器的工作效率。但传统的电磁通信、光通信、声波通信难以应用于功率受限的纳米机器,令人兴奋的是,研究者们
猕猴桃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猕猴桃是呼吸跃变型果实,在采后贮藏期内易软化腐烂,采后损失高达30%,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乙烯是猕猴桃后熟软化关键信号分子,ACC合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是乙烯生物合成过程中重要的限速酶。猕猴桃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乙烯的生物合成由系统Ⅰ、Ⅱ负责调控,大多数与果实成熟相关的生理生化变化如淀粉水解、色泽变化和果实软化发生在不产生明显乙烯的系统Ⅰ期
目前,市售浓香葵花籽油有良好的色泽,但是其香味较为平淡,产生特征性香气的底物和机理不清晰,制约了浓香葵花籽油品质的提升。因此,从底物的角度来探究浓香葵花籽油的特征性香气成分,成为浓香葵花籽油生产过程中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美拉德反应前体的角度出发,建立与浓香葵花籽油体系接近的肽的美拉德反应模型,分析其吡嗪类化合物的生成,有望为葵花籽油香气的控制以及香气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本试验首先分析葵花籽蛋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