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的桎梏,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一种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生活的基本制度,也是职工退休后的主要收入来源,必然会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渠道和对整个生命周期的长期收入期望,进一步影响到居民消费。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展和完备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的增长。因此,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在城镇居民消费-储蓄决策中起到的作用,对于刺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健全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机制,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大多针对于经济较发达的省区,由于各省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替代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其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国家平均水平,有一定代表性。为此,本文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吉林省最新数据,建立定量分析的回归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以期为完善吉林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提供理论支持。文章分为五部分展开: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本文罗列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他们对养老保险与消费之间关系的各种观点。第二章阐述了与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消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分析了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拉动作用的各种机制。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现行政策,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研究,从横向对比了吉林省和全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消费现状,并对吉林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纵向分析,指出了吉林省基本养老保险和居民消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第四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对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养老金发放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吉林省城镇居民有能力提高养老保险水平,且养老保险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居民消费的结论。第五章归纳总结了本文分析所得结论,并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