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是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在技术进步视野下西部地区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论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以西部地区为限定地域,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来探讨其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路径。论文分四个部分论述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选择。首先,论文从区域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目前面临的自然概况、经济发展现状、社会事业现状、人居环境现状,明确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其次,论文运用技术进步理论,以西南、西北地区典型实例为对象,分析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技术经济制约因素和社会经济制约因素,指出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主导产业选择难、生产技术落后、人力资源素质较差和产业组织发展难度大、农民增收困难以及硬环境建设滞后,导致软环境难以改善等诸多障碍和困难,使得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缺乏必要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吸引力,难以引致西部地区经济较快发展。再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论文以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为例,在认真总结和分析国内外乡村建设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与社会经济的角度综合解析。在技术经济层面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在社会经济层面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并对已有范例和模式加以选择整合,尝试给出了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可供选择的几种模式:①资源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②旅游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③小城镇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④移民搬迁型新农村建设模式;⑤专业特色型新农村建设模式;⑥中心村落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有了模式、还得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因此,论文在最后结合以上实例的分析,以探索新农村建设途径为前提,以破解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为目的,给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经济路径选择的可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