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养老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化的发展,家庭养老面临冲击,社会养老有待完善,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探讨农村养老实现方式,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个角度研究了中国农村养老问题。首先,在考察我国历史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养老存在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其次,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家庭养老所面临的困境。第三,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其存在的困难。第四,建立了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和供给模型,分析了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探讨了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实现方式,指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出了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基本设想和基本途经。本文认为,我国老年人主体仍然依靠家庭,但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消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仍不完善,需要加强社会养老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应本着巩固和提高家庭养老水平这一原则,逐步推进社会化养老进程,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千方百计致富农民;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发挥基层组织监督作用;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农村养老社会化。希望本文能对政府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一个比较全面而合理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