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预应力加固铁路盖板涵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anjun0412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世纪70-90年代初修建的盖板涵大部分在使用。虽然结构设计荷载较低,但盖板涵的各种病害日益加重,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重载化要求,对既有盖板涵结构进行加固实现提载凸显重要。作为一种简便的加固方式—体外预应力加固,对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整体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非常有效,故在工程界被广泛地使用,并在施工中得到了不断的创新。目前,体外预应力的研究大多是参考无粘结预应力的研究理论,本文也借鉴已有的研究理论,以体外预应力筋加固大秦铁路盖板涵静载试验为研究背景,基于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梁体跨中挠度及混凝土压应变的相关性,针对盖板涵结构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的局限性,提出了梁底直线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盖板涵结构计算模型,系统地对用截面应变和挠度表示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作了分析,相关工作如下:(1)介绍了国内外对体外预应力结构的研究现状以及盖板涵常见的加固方法,各自的加固计算原理进行了讨论,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2)利用梁体变形前后的几何关系,推导了铁路运营阶段体外预应力加固盖板涵在均布荷载、三分点荷载、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增量的统一表达式。并与截面剪力、弯矩平衡关系式迭代计算,考虑反弯矩对应力增量的影响,最终得到应力增量的数值解。并进一步对影响加固效果的各参数敏感性做了分析。(3)对盖板涵建立有限元MIDAS/FEA实体模型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模型值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可以满足本文计算要求。(4)根据相似原理制作了1:1大秦铁路盖板涵体外预应力加固模型,在试验室大厅进行了正常使用阶段下静载试验。试验中主要测量了挠度、钢筋应变、混凝土应变、体外筋应变,跟加固前比较,施加不同有效预应力,混凝土压应变、挠度、钢筋应变、体外筋应力增量减少幅度较大,加固效果明显。通过与试验数据比较,本文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对于梁高较小的盖板涵来讲,近似取值相对误差较大。因此,本文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计算方法仅对于盖板涵采用梁底直线布筋且无转向块的体外预应力加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乙状窦后径路前庭神经切断术对梅尼埃病的治疗效果,探讨患者术后的听力保存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间接受乙状窦后径路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术的梅尼埃
本文主要讨论基于面阵CCD和X-射线闪烁转换屏的数字射线成像系统(DR)中的噪声问题。作者认为在这种检测系统中有几个因素严重地制约了DR系统的检测精度。在分别简要介绍了一
在汽车生产的四大工艺中,涂装工艺能耗占比无疑是重中之重,笔者对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小蓝工厂2016-2017能耗进行统计,涂装总能耗占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总能耗的84%,其中涂装
根据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广播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规划,国家将从产业机构调整、科技升级、新旧媒体资源融合等多方面投入、调整和扶持,大力提升广播影
认知学习理论主要包括格式塔学派的完形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分析这些认知学习理论
本论文针对多晶硅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s)提出了一个适用的阈值电压模型和一种新的源、漏寄生电阻提取方法。首先,本文成功地推导出了多晶硅TFT的阈值电压
王履的《华山图序》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篇画论,在此篇画论中,王履详尽的描述了他创作其作品《华山图册》的思考过程与审美追求,其中在论述“形”与“意”的关系、
我国现阶段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未来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近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已
背景和目的:在我国,肺癌已成为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肺癌的侵袭转移是术后复发、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在特殊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语序的偏误占了相当高的比例。本文在现代汉语学界有关语序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外国学生作文中的语序偏误语例进行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