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吴文藻是上个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其学术生涯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学术研究生涯中,他倡导推行了“社会学中国化”,深入了解并成功借鉴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思想与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方法体系,为我国的社区研究构建了社会学的系统理论框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思想财富。吴文藻先生的社区研究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此后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社区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文藻是上个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其学术生涯与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学术研究生涯中,他倡导推行了“社会学中国化”,深入了解并成功借鉴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思想与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方法体系,为我国的社区研究构建了社会学的系统理论框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思想财富。吴文藻先生的社区研究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发展。此后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社区研究一直占有重要位置。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吴文藻的研究从未间断,其研究涵盖了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虽然学术界对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和评价,但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深入发展,吴文藻的社区研究还缺乏系统、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对其社会学的本土化研究也缺乏深入的发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重点围绕吴文藻对社会学本土化的贡献来讨论。其中,社区研究是吴文藻推进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路径。首先,分析了吴文藻社会学中国化的背景,客观上从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出发,考察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结构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学自传入中国后面临的“食洋不化”、“偏执误信”等困境;主观上,回顾了吴文藻个人的学术经历和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全面分析了当时社会学本土化产生的动因并深化了对其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其次,从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两方面梳理了吴文藻社会学的本土化内容。重点从吴文藻的社区研究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吴文藻关于社区概念,社区研究的单位以及社区研究的核心等有关内容。在方法上,从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微观与宏观等多个角度对吴文藻的学术思想进行了论述。紧接着,进一步讨论了吴文藻社会学本土化的后续影响,包括民国时期一些学者继承吴文藻社会学本土化的学术实践成果,以及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有关社会学本土化的探索,发现很多学者在讨论社会学本土化时不同程度受到吴文藻思想的影响。最后,从贡献启示与局限性对吴文藻社会学本土化的思想进行总结评价。总之,全文主要从吴文藻的社区研究出发来分析吴文藻社会学本土化的具体体现,同时结合社会学本土化的内涵以及本土化的必要性等内容对吴文藻社会学本土化的观点思想进行系统总结。研究发现,吴文藻倡导社会学本土化是有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他率先突破了西方近代化下的趋同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束缚,在探索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时,将西方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经验相结合,为我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做出了伟大贡献。
其他文献
目前,“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全球人民身心健康的棘手问题,而长期规律的身体活动是缓解个体焦虑、抑郁和促进身体、心理、审美等方面的重要手段;该现象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锻炼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身体活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自身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本研究选取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感及身体活动指标对西北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基本特征并阐明研究生锻
近年来,随着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不断更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集体项目正朝着高竞技性、创新性和艺术性的方向稳步迈进。协作动作作为集体项目中的重要技术特征,不仅是集体项目成套中的核心,其编排的创新以及完成的质量都是决定竞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32届奥运会及第14届全运会艺术体操比赛集体全能前8名队伍32套参赛成套动作中协作动作的分
追求幸福是人类对美好生活向往及生活质量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在我国,人们对美好幸福的生活向往已然成为当下最现实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水平成为发展的关键。锅庄舞作为深受中老年群体喜爱的体育项目,已成为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健身活动,是促进各族人民群众交流的重要活动方式。以往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但体育锻炼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体育锻炼项目及锻炼人群的特征差异可能是
羌蕃鼓舞作为渭源县麻家集镇独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古羌族遗留下来的民族瑰宝。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羌蕃鼓舞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传承价值和体育功能。羌蕃鼓舞源于汉末唐初,由古傩舞演变而来。最初是藏族男人迎娶羌族女人时的新婚庆典活动,既没有内涵意义,也没有固定动作。而后逐渐演变成集祭神、社火等多维一体的综合民俗文化活动。就目前而言,羌蕃鼓舞的动作仍旧保持着原始模样,在多种文化相互并存、相互影
为助力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在2020年秋季,西北师范大学引进了旱地冰壶运动并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但学生对这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比较陌生,在选课过程中主动选择旱地冰壶课程的学生较少,为旱地冰壶的教学和推广增加了难度。而兴趣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发展特点、优化整合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方法。采用兴趣教学法进行旱地冰壶教学,结合旱地冰壶运动的新颖
幼儿对同伴哭泣行为的反应,不仅反映了幼儿移情能力和同情心的发展水平,也体现了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缩影。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幼儿对婴儿哭泣的反应或父母、教师对幼儿哭泣的反应,却较少关注幼儿对同龄人哭泣的反应。而同伴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因此本研究从幼儿对同伴哭泣反应的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对同伴哭泣的反应,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反应特点。本研究从L市X幼儿园选取124名3~6岁幼儿作为研究
身体活动不足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总体发生率较高,身体活动不足已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身体活动与自我效能感以及焦虑情绪有关,但在以往研究中,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比较少,研究多为身体活动与自我效能感、身体活动与焦虑情绪、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情绪两两之间的关系。初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的敏感时期,这个阶段至关重
我国不断诞生出继李娜之后的女网球运动员新星,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其感染,纷纷投入到网球运动中来,这众多网球爱好者中就包括了高校女生。然而,高校女生大多身体素质水平低,为学习网球运动带来了一定阻碍,对于如何调动高校女生的网球学习兴趣、使其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中掌握网球基本技术、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等问题,是高校网球选修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十步教学法大部分应用于儿童网球教学,对于成人网球教学依然采用的是
军国民体育思潮是我国近代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以教育制度和体育形式相结合的思想潮流。军国民体育思潮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德国普鲁士人的军国主义,,进而在19世纪中叶被日本岩仓使团由德国引入本国,形成武士道精神,而后再被我国的蔡锷等一批留日学生,由清末民初时期带入中国,演变为尚武思潮,最后衍生发展成军国民体育思潮。此思潮提倡以体育的形式锻炼国民体质,强健体魄,从而达到全民皆兵以抵抗外辱,实现救亡图存,且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强化“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教学新目标。然而,高校体育公共课长期存在着“体”与“教”割裂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涉及到顶层设计、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亟待脱离的现实困境。因此,“教会、勤练、常赛”能否真正落实,关键还看是否能实现“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