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的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460530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国民政府一个特殊的行政区域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其司法实践经验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陕甘宁边区司法实践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边区的审判工作处于司法实践工作的核心环节,因而本文主要是以审判工作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着重阐述审判制度、审级与审判方式等。通过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审判工作的研究,可以弥补以往对边区法制建设研究的不足,有助于加强边区的党史研究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司法实践工作非常重视,通过制定方针路线,并将方针路线贯彻到司法实践工作中,来指导边区司法实践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下,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表现在审判工作上。陕甘宁边区政府及高等法院对边区的审判机构、审判制度、审判方式等作了详细规定。由于受战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边区的审判工作还处于薄弱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
其他文献
纳税人权利是税法的根本命题,日本学者北野弘久就曾明确指出:“若从现代税法体现的人权意识出发,税法不单纯是税务机关行使征税权的根据,即“征税之法”,更重要的是,税法是保障纳税
加强对附带搜查制度的研究,对于有效遏制司法实践中警察的违法附带搜查行为,保障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无疑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比较研
为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应注重幼儿德育教育开展的创新性,从小培养孩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是非观.故此,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小班德育活动开展更加形
期刊
中国琉璃是古代汉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它沉积历史的华丽,穿越三千年的时空,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  琉璃,古代写作流离,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监铁论》。又称璧琉璃,见于东汉班固著《汉书·地理志》,琉璃是璧璃的简称,后来加上“王”旁,成为“琉璃”。我国古代自己制造琉璃的记载,在《穆天子传》中所说的天子登采石之